第四章,获得掌控:捕捉
个人感悟是把大脑的想法清空,去掉心中的杂念,让头脑清醒,用开放的心态看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收集最好这个词用的最好。
如何捕获?
就是把你认为关注的事情一一列出来。一旦你想起要做什么事,想到一件事情,就写在纸上,然后丢进篮子里。所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和袖珍笔,遇到一些想法,一些事情,及时记下来。
几个几万英尺:
1万英尺至,当前的项目。
1万英尺
3047米。在这个层面了,最难把握的是那些你没有当回事,觉得它是“问题”。比如,像是度假,安排孩子暑假活动。
2万英尺
是关注和责任范围。有时候在内心的深处,有数不清的操心事。比如,财务、健康、休闲、各种关系,自我发展、自我表现、家庭、家务、精神生活。
3万英尺
是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比如,明年年底前拿到驾照啊,给将出生的孩子准备一间卧室等等。是接下来几个月或几年来发生的事情。
4万英尺。
愿景!它是对未来的畅想或长期成功的愿景。
5万英尺。
宗旨和原则!那就是人生中的大事、决定性事件的领域。书中出了一个例子,一个学员,他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上帝,那怎么回答他?上帝,他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你把上帝列在清单上是作为肯定和启发,还是,上帝让你想到了还没有做的事?
记日志
往往是捕捉的最好的朋友。养成高效工作的习惯,就是把你的大脑事件转移出去。
两种记日记
一种是流水账,记录工作内容和当前的境遇。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
另外一本就是内心感悟,思考层面,深刻的剖析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怀。
头脑风暴
想到一个点子就随时把它记下来,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一个方案讨论,先把想到的列出来,不去评判可行与否,经济效益如何。只管提想法。
大脑实物收集如同家庭打扫卫生的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形成一个习惯。
例子:让儿子养成收拾房间的习惯。这个人和儿子找到一只大箱子,把它摆在房中间,然后两个人开始做游戏,在房间里跑来跑去,还没放好的东西,找到就放到箱子里,自动触发小孩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最后,获得掌控的关键步骤是用清单、笔记本、五花八门的纸片、电脑文档来收集,下一步再明确意义,增强掌控感。
第五章 获得掌控:明确意义
这一步主要是清空工作篮,也就是按一定的规则或标准,把所有的事项放入不同的柜子里。
个人感觉是这样
1.回答这件事什么有意义
无者进垃圾箱
感觉可能有,则放在将来也许
感觉有,就按现在,近期,远期的条件来分好类,
分好类再考虑,后续的落实!
第6章获得掌控:组织整理
“有条理”
有组织、有条理意味着事物各就各位,与它们在你心目中的意义相吻合。
宗旨
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成心灵地图,保存在电脑里或手机里关注层面。
愿景
我感觉做一张远景的PPT图片放于电脑或者手机里。
给自己4万英尺的关 注层面保留的彼此关联的心灵地图。
长期/短期目标
清单+图片显示的形式展现!
关注层面
这些层面可以用一两张单子记录,
比如工作用一张.
生活用一张.
具体实践中我列出了目前的工作事项,我把它保存在印象笔记中。
第7章获得掌控:深思
用结果导向型和注重行动的思维方法做出决定,对具有战略意义的状况深思熟虑,并按部就班地完成生活和事业目标,其价值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深思的双重作用
回顾系统有两个同等重要的目的:(1)更新内容;(2)提供可靠的视角。下次面谈时跟老板商谈的各项议事日程,你很可能会发现要补充很多内容,至少要修正它们的准确性和进度情况。
内容是最新的、全面的,你在这个议题范围内做了充分思考,调动了直觉,就可以取得更好的会谈效果。
一切相关方面列出的所有清单,都遵循同样的道理。要想保持自主性,必须经常回顾你纳入系统的资料,以便及时更新,补充新内容。
掌握新情况
每周回顾时,有时会把清单上的好几件事勾掉;几天前就已把它们完成,却一直没时间把它们划掉,更别提考虑下一步干什么了。
注意️
过去几天以来发生了几件事,自己心里明知必须处理,要分几步才能完成,却没时间坐下来明确项目的准确性质,没时间认真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
要能及时回顾这个系统,忽视了这些看似平常、实则重大的新情况,你很快就会陷入“受害者”的象限,承受巨大的压力。
对视角的深思
掌控和视角这两个活跃要素是同等重要的。暂停一下,深吸一口气,站在更高的视角总览全局。如果你不能退后一步,放宽视野仔细审视自己在做什么、没有做什么,你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掌控。
你间隔较长时间对它进行总结回顾也不碍事。
实事求是地深入思考,把思考的结果用便于查询的格式保存好,有利于你在必要时尽可能高效地通盘考虑全部事务,开展细致的思考。只有当你明白自己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才会对没做的事情心安理得。
用系统来理顺思考,用思考来协调系统,两者之间形成有趣的互补。
严谨的总结回顾和思考的习惯。
把所有事情都写下来?想好每件事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把所有内容记在……几张清单上?保存每件事的索引?每周花两个小时进行总结查看,把清单内容补充完整?这些都不是开玩笑吧?
你必须养成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各个关注层面认真思考一番。严格地恪守这个时间间隔似乎很困难。你这么做,是因为你对自己做出了承诺。如果你一切正常,目标明确,用不着每年重新回顾一遍自己的事业目标。
所有方法都容易在陷入惯性之后,渐渐松懈,最后不了了之。关键在于有个可靠的结构蓝图,再加上定期的总结回顾。你只需用它们来填充不时出现的空缺即可。
在办公桌前工作,只要在椅子上坐下,电话、电脑、文件筐、公文包、PDA和日程表等工具一应俱全地摆在眼前,它们马上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专心做事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