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概念图统合三维目标
素养目标统合了认知维、情感维和技能维,这就决定了它的构成必然是复杂的。剖析素养目标的构成,从而更合理地设计,使目标真正起到有效引领教学的作用。
1.三维目标为素养提供了“座架”
2.大概念是素养的内核
作为真实性,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主动调动相关的知识技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果只是习得了专家结论,即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当面对一个新的情境时,一般很难调动知识和技能做出正确的行动。而有素养的人往往是只建立起了以大概念为锚点的专家思维,在具体情境中能顺利提取和整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在理解大概念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素养。光有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大概念是素养的内核。
3.大概念为三维目标提供的指针
从教学实践来看,三维目标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够明晰,体现为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不是很透彻。第二个问题是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没有得以结构化。正是三维目标撰写的这两个问题导致教师最后落实的还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此外,老师们更习惯于撰写课程目标,而不是单元目标,很难跳出单课或单个知识点提炼出更加高位的目标。
围绕大概念的单元目标可以有效避免这两个问题,因为大概念是带有松和性的高级目标,所以一方面大概念可以在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导下,13个维度,得以结构化三个维度被大概念连接深度融合成素养。我们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调整和简化为认知维、技能维和情感维。只有面向真实性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大概念可以将素养目标与单元教学内容相结合,因此会更加具体。可以通过大概念校准三个维度的内涵,避免流于空泛,使之真正服务于素养的形成。
素养在理解的基础上,整合三个维度(情感维、认知维和技能维),从而能恰当的行动,并且这里的理解不仅指理解世界,还指理解他人和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