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觉察自己,现在很多人说自己社恐,最重要的内心更加富足。
直到后来才明白,真正厉害的人,不会从别处找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在独处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如作家马德所说: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享受独处,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成就自己最好的方式。
真正“向往的生活”。
是啊,可以独处,享受自由,这才是当代人对生活最大的向往。
叔本华曾说过: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独处,是成年人的刚需,也是难得的奢侈品。
白天我们在外忙于生计,在人际中周旋。
晚上我们回家忙着生活,陪伴亲人,照顾孩子。
给别人的时间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就越来越少。
有人说,成年人对沉重生活的抵抗是:男人在车里抽支烟,女人洗澡时间越来越长。
用短暂的独处让自己放空,抛却一切负重与杂念。
就享受哪怕几分钟,属于自己的自由。
让灵魂得以喘息,给身体充充电,然后再重回现实继续拼搏。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与其在人群中强颜欢笑,不如在独处中自愈。
享受独处,找回真实的自己
很喜欢《百年孤独》里的一段话:
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
周国平曾说:
“独处是一种检验,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感受。”
当现实生活让我们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了自我,不妨在独处中去感受生命的意义,找回真实的自己。
毕竟,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拥抱这个世界。
独处时光,藏着你未来的样子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我总结了三种能使我们发现自我并使之与众不同的方法:
每天为自己安排独处的时刻、努力破除束缚自我的恶习、用狂热与兴奋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独处,是自我增值最好的时期。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看他独处时在做什么。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对独处情有独钟。
他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内向而苦恼,试图去社交,却把自己过得越来越拧巴。
后来,他决定放过自己,遵照内心,去过喜欢的生活。
在独处的日子里,村上春树把精力完全放在写作和跑步上。
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他著成了许多名作,成就了自己在文学界的地位。
经年累月的跑步训练,让他成为马拉松长跑达人,也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村上春树曾在书中写道:
“我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觉无聊。”
很喜欢一句话:
“生活中最好的事情,都是在独处时发生的。”
享受独处,是一个人内心真正的丰盈。
它让我们向内探索自我,向外拥抱世界。
一个人若能在独处中怡然自得,便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