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10月8日
长辈搬走的事情梳理下
现在的结果是,奶奶去了惠州住,爷爷说如果无需帮忙暂时不过来。
进而奶奶一个人生活会很无聊。。爷爷住在不知道哪里。如果是旁观者看来,会觉得比较落魄。
接下来要做的是,先开通宽带电视,继续邀请爷爷过来休息。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前也分析过。长辈方面,主要是“看不顺眼,受不了气”,我对此的解释是,执念太重,放不下。另外,奶奶可能也有着想回去休息的冲动和潜在想法。最近她在这里要辛苦的事情不多了,更多的是心累,看着各种不顺意的事情,自己有想不开放不下,自己心里怎么不难受,怎么不累。正所谓眼不见为净。
这个事情的根本原因分析:
分开住是必然的,只是个时间问题。虽然在我看来暂时还不是时候。三四人的家庭都难免有摩擦和问题,更何况更多的人住在一起。其中根本原因就是不同辈分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不一样,长期迁就对方的话自己也很压抑。那这么多年怎么过来的?一方面是质变需要量变的时间积累,另外以前更需要长辈的帮忙。(虽然我现在也觉得有帮忙的必要)
这个事情的导火线:
提出让弟小两口搬走的意思。这件事情对长辈的心理的影响是我没想到的。站在我的角度做这样的觉得有着长远的意义,但是长辈作为客观的弱势方,很自然会延伸很多想法。一方面是心里难受,很自然的认为我的做法较无情,在赶人。甚至觉得后续还会赶他们走吧。所以我们的言语行为是否会刺激他们往那方面想,这就变得对他们很敏感。在这种情绪下,自己又有什么心情住在这里?这方面虽然我有作解释,但是否被理解却很难说。另一方面,在弟小两口面前也会有些许尴尬。自己眼睁睁看着他们搬走,住到条件不比这里好的地方,还要承担对他们不小的经济压力,却无法给更多的帮助,面对他们,而自己还住在这里跟哥一家过着条件更好的生活,自己也会不舒服的。所以还不如离开。以上两方面作为导火线慢慢点燃了火焰。
直接原因:
就是上面说的我们言行对他们的刺激。而这主要就是娃妈的言行。这一方面你说谁对谁错?真没对错,只有几分的感受。我看来这些言行能给个65分。及格,是因为言行符合正常人的做法。多了5分是因为还有理性的时候。不能再给高分,是言行的艺术性基本没有,才导致了这种我认为不合时宜的结果。在一堆的刺激下,即使马上过生日,又哪有心情留在这里过生日?还不如走的舒坦。
人嘛,都会条件反射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判断对错。然而实际情况是,更应该站在多方角度,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全面。而判断对错的意义如果不是吸取教训、承担责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