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慢慢地从南城爬将过来。城里的人,愿意为蓝天,付费多少呢?小时居于东南一隅的小渔村的我,对着凌冽的海风与光秃的岩石,是无感的。
前天嗑瓜子太多,扁桃体发炎,声音沙哑。身体好时,不以为然;待到出毛病,才后悔不已;但康复后,又依旧如初,无规律地作息,全然不顾。其实,人是脆弱的,若扫描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它们在自顾自地运转着。其中,只要有个小零部件停摆,就是疾病一场。
从进化的视角,人的病痛是由爬行向直立行走之后的附带后果:器官竖起来之后层层挤压所致。而人不可能退回爬行,只能带着病痛,修修补补又一年地继续进化。
Mac换货,编程练习因此停滞了几天。失去了的,心理才觉着弥足珍贵;而使得在眼前的本可并行不悖进行着的各项工作,有债券市场的课程准备,有CFA的复习,有逻辑思维的beyond feelings的训练,却提不起兴趣。只想着那够不着的。譬如今天的CFA学习,就有些急躁,虽然应用习题大法之后,针对性与敏感度有所增强,然而还是觉着速度不快,瞧我这急迫的心态,实在是此前积累不足,而今恐慌之故。
特别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厌烦数学的我,高中学了文科;大学挂科数学;研究生也不愿意做数学的习题,只是知道关于高鸿、计量的原理理解之后,对数理的具体计算却逃之夭夭。老是以巴菲特“投资无需数学”的论点来安慰并佐证自己的选择。殊不知,我其实数学是可以的,被我这么一直压抑着,过这么些年,形成了天然逃避心态,使得我的演算能力大为下降。另一方面,完美主义的我,在算数的时候,比如纠结于期初、期末的复利,总想再算个几遍,结构错误多多。
怕麻烦而躲避,终究找了回来。从现在起,给自己一个练习耐心的方法论——遇到数学题,一步步地演算,而不能直接跳过去看答案;遇到习题,一题题地做过去,并来回来去在教材与习题之间记忆、理解、反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