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例子还说,大部分是这样的,当然允许个例的存在
在小学五六年级之前,我们是生长在父母身边,但又不是生活在父母身边。
读小学一二年级,父母在镇上做生意,我们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白天上学就在镇上妈妈做饭,晚上吃完晚饭就回家睡觉,周末就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干农活,洗衣,做饭。
读小学三四年级,因为爸妈要生弟弟,就去了北京几年。白天上学在姨妈家吃午饭,刚学就回自己家,当然和爷爷奶奶一起。
当受了委屈遭了️,也不能说,也没有人倾诉,想念父母到无声流眼泪。
直到读初一父母带着弟弟回来了,感觉好像没有啥变化一样的亲近,可是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啥说啥,不再抱着妈妈撒娇,不再主动和爸爸说一句话,成了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却再也回不去和父母亲近的样子,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怎么也拉不开这层纱。
到了读高中和工作,发现就只有报喜不报忧,其他没有话说,当然他们偶尔问什么也会说,只是不再感觉有那种依恋的感觉。
去年看一本书叫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书中称这种关系为依恋关系。
孩子不会因为你生了她就会服从你的管教和养育。
他们服从你的管教的前提是你和他存在一种依恋关系。
他亲近你,依恋你才会听你的,才会服从你的管教。
当孩子在婴儿期,孩子通过抚摸和抱抱能感受到这种依恋关系。
有一句话,“三岁前谁带的孩子跟谁亲”,很多教育学者建议父母三岁前把孩子带在身边,原因就在于此。
婴儿期如此,青春期也是。
当青春期,有同伴朋友的时候,同伴关系与这种依恋关系发生竞争。
这时候父母发现孩子叛逆,不听话,甚至举动越来越奇怪,不服从管教,耐心教育还是打骂各种方式都用了,依然没用,孩子依然越来越叛逆。
这时候父母应该考虑的是是不是和孩子间的依恋关系发生了变化,需要适当的引导,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以及亲子关系。
所以婆婆带的孩子跟妈妈不亲,我还是认同的。
孩子不是物件,需要的时候就抚摸两下,不需要时就丢给其他人抚养。
当再和孩子亲近时,发现已经晚了,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最后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教育,亲子关系越来越差,现实生活中最后反目的例子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