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文/郭 霞
教学思路:以朗读为线索,勾连内容,探究记诵方法。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大致读懂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难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孟子的相关常识。可参考128页课下注释1及补充资料。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子,被推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一书,倡导“以仁为本”,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教学活动一:朗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读得顺畅。
2.自由朗读,进入课文。学生读课文,读注释。
3.教师补充以下字词的读音与词义。
拂( )乱 拂( )士
任:责任,担子,使命
是:代词,这,这些
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4.学生互相译说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对于较难的句子,请学生反复理解。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性忍心,曾益其所不能。
三、教学活动二:朗读,欣赏
1.步骤一:读清文章的节奏。
方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学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步骤二:读懂文章的层次。
方法:学生朗读分析,教师评价指导。
第一段可分为两层(主要讲造就人才地问题)。
第一层(第1句):列举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
第二层(第2句):归纳概括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第二段可分为三层(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问题)。
第一层(第1句):个人因逆境而有所作为。(正面论证)
第二层(第2句):国家因安乐而导致灭亡。(反面论证)
第三层(第3句):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步骤三:读出文章的气势。
方法:读重点句式(排比句及对偶句)
排比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对偶句: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四、活动三:朗读,背诵
1.教师出示关键字词:舜、故、人、入、然后知。
2.学生背读、记诵课文。
五、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记诵方法:抓层次、抓句式、抓关键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