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武侠、宫斗、夺嫡、战争等古装剧耳熟能详的热门主题类型,近来又添一批屏幕宠儿,玄幻类,以讲述仙侠、神魔、精怪为题材,诸如先后引发争议备受瞩目的修仙剧“花千骨”、“青云志”系列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世人遥想仙人天神之姿,或御风飞行,衣袂飘飘,风采不群;或长生不老,容颜永驻,羡煞凡人;或仗剑行侠,斩妖除魔,意气风发。殊不知修仙境界为何,莫非真有得道成神的一天,如“三生三世”中上仙历劫成功飞升上神?常言道神仙、神仙二字,神与仙究竟是同义复词,抑或各有所指。
若回归文学中寻踪觅迹,“神”与“仙”的缘起分别可溯及中国神话与仙话。两者彼此相辅相成,却又各成体系,更精准的说法是仙话乃神话发展之末流与变体。神话诞生于远古先秦时期,因历史悠远之故亦被视为文学先河;然而仙话的肇端则与道家道教思想密不可分,特别系当中炼丹术及修仙飞升一类神仙方术思想,应此,仙话的产生,待及诸子百家争鸣战国时代以降方得以见着。
撇开神话仙话成形之初有判若云泥的时空差异外,两者另一关键性差别,在于其主角人物的不同。神话顾名思义,内容讲述乃神之事迹,故事主人翁天赋神格,且容颜形貌往往迥异于常人,像西王母的形像,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此番描述,指出王母的容貌综人、虎、豹三形于一身,再如秋神蓐收、春神句芒,《山海经》中分别形容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以及“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不约而同显现诸神形貌非人类色彩;况且,神话故事中主角能力惊人,动辄毁灭天地,惊扰日月星辰大地山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 女娲造人补天,穷尽夸张之能事,令人匪夷所思。
至于仙话内容,虽也有虚幻超乎现实的一面,大体而言故事角色仍属于人的范畴,凡人透过后天努力的修行过程,通过服食炼长生不死丹药、内炼守一行气导引,达登峰造极,飞升成仙,长生不老。换言之,仙拥有无穷无尽的生命,然神哪怕身具上天入地之能,生命终需尽,好比夸父逐日渴死于道、娥皇女英跳湘江殉情、女娃东海溺水而亡,殊途同归皆以死亡做结。
此外,神与仙尚有着性格上根本差异,神的所作所为带有强烈人性,仙则无,此所言人性,非斥责他人暴戾恣睢斯文扫地,指的无仁性,而系泛指喜怒忧惧爱憎欲寻常人拥有的七情六欲。像环绕于后羿的各色神话当数典型,后羿射日后向西王母取得不死灵药,却被妻子偷食,而有嫦娥奔月的典故;后羿且与河伯之妻洛神有私,事迹败露后后羿更射瞎河伯一眼,《楚辞‧天问》因而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最终,以箭术高超闻名的后羿,却死于徒弟箭下。《孟子‧离娄》:“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构成一系列叛神神话。
较之于神话里头,上演叛夫、叛情、叛师种种剪不断理还乱惊世骇俗的满纸荒唐言,仙原是修仙求道之人,遵从“遵天法祖,利物济世,清静无为,自然顺化而臻天人合一。”基本教义,奉行戒贪欲守清静,重视伦理教化,超凡脱俗非浊世常人能企及。
只是演变至今,神仙二字疑似为同义复词,不曾仔细比较个中差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如此现象倒也见怪不怪,看今朝民间宗教信仰揉合儒释道形成兼容并蓄之势,莫说寺庙不分、神佛混淆情形比比皆是,遑论神与仙混为一谈,亦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