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遇见更好的自己”这话听太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满大街提倡“走出舒适区”,在舒适区有什么不好呢?
度娘解释舒适又称为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既然如此在自己的区域待着,做自己热爱的事有什么不好呢?
舒适区与我而言是一种界限,和一切人事物的界限,在这个界限内,我是舒服、自在、放松的,最重要的是:我是开心的。
❤️职场舒适区
我是售后客服,工作内容是通过电话和在线解决客户问题。客户形形色色、问题千奇百怪但离开时总是会问“下次怎么找到你呢?”“我们每个客服都一样的优秀,服务、专业能力都统一培训,谁接待您都是一样的呀。”
在熟悉的岗位,做热爱的事。
分析客户,做客户画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把这些整理成册分享给其他小伙伴,让服务统一、标准化。按时下班,下班后做热爱的事儿,这份舒适区,我很喜欢。
❤️家庭舒适区
父母和所有父母一样,催婚、抱怨、唠叨、晒甜蜜、讨厌浪费、喜欢大鱼大肉.........这些都很可爱呀。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没有吃的,结婚、生孩子是生命的传承、是爱的延续、是活着的意义。养儿防老是他们抗风险意识。这样有何不好呢?但我和他们成长环境不同,为何一定要照做呢?
对于婚姻,他们要的是我有人相伴,有人可依,而我证明我不孤单、有立足之本这不就好了么?给他们安全感,告诉他们我的想法、理想的生活方式,并让他们参与,我们是家人从不会改变,这样的舒适区,我很喜欢。
妹妹作为00后孩子,玩具不同、教育不同,有自己的玩乐、成长有何不可?让父母看看这群同龄孩子的样子,去接纳新的世界,这就很好。
每个人的生活是不同的,生、养已不易,往后时间,过好当下,这不就很好么?而父母要做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就很好。这样的舒适区,我很喜欢。
❤️朋友舒适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重在交心,空间有距离又怎样呢?在这份关系里,独立又亲密,我们做着各自的事,互勉、同行、不离不弃。这样,就很好。
你走我送,你来我接,风里雨里彼此需要,我就在。这样的舒适区,我很喜欢。
❤️合作伙伴
商人言商,合作共赢。这份关系里是共赢,而这之前需要信任的建立,关系的确立,共赢局面的展开、持续。若共赢能持续,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