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是很有个性的人,我给宿舍取名“不羁阁”,并且写在纸上贴在了宿舍门上。四年后,宿舍的4个人一共挂了20多科。
考试结束后,老师对试卷进行了点评:“我告诉过你们,遇到选择题,即使不会做也要随便蒙上一个答案。这一点小强做的很好,听力题一共20道题,他虽然没听懂,但都选择了D。”老师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但是以后要看仔细了再蒙,听力题只有A、B、C三个选项!”
教室里正在进行期末考试,一个学生表情凝重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众同学急忙围过来问:“怎么样考过去了吗?”
“勉强过去了。”
“怎么考的?”
“就像在教堂一样。”
“什么意思?”
“主考老师提问时,我默默祈祷;我回答问题时,主考老师低低细语:‘噢,我的上帝啊!’”
本想这次考期末考试来个咸鱼翻身的,谁知道粘锅了!
知道高考为什么要改在6月7、8号吗?意思是“录取吧!”
上联: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证证没带
下联:听力题阅读题作文题题题不做
横批:重在参与
我们有一门佛学课,选修考试的时候,老师说你们自由发挥,根据领悟给成绩。
我一哥们儿平时不去上课,最后无奈只能交了白卷,后来考试成绩下来了,那哥们就难得了满分,……老师在卷子上的评语写着:“你已经领悟到了四大皆空的境界。”
考试作弊,同心协力。以抄为主,以蒙为辅。抄蒙结合保护及格,谁敢告密,下课暴力。
孔子看高考:学而时考之,不亦说乎?有通知书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别人不录取我,我也不怨恨,不亦君子乎?
数学考试,三个老师监考。冒着生命危险,传字条给他:第3题会吗?过了好一会儿,字条上面写着:我会!
考试不公平定律:
那个人把你的答案照抄了一遍,得了60分。而你却得了59分。
考试莫非定律:
你往往相信偷看来的答案是对的,可往往你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考场众生相
甄嬛版:
平日里姐妹情深,恨不得心窝子都掏了去,这会子一进考场,竟然面目可憎,六亲不认了!
鲁迅版:
桌上有两张纸,一张是试卷,另一张也是试卷。初夏已经颇热,脊背上却一层又一层冷汗。题目照例是不会做了,先生的讲义上全然没有见过。责任似乎并不在我,譬如我使惯了刀的,这回要我耍棍,能行吗?
王小贱版:
出题的家伙你心里有障碍啊?不就是高考吗?至于弄这么难吗?老子十年寒窗容易吗?说不定就栽到你手里了!妈的铁路都提速了,汽油都降价了,你出的题还这么难,你丫够古典的啊!
朱自清版: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着试卷上日日见过的题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却无从做起。于是忆起《长歌行》里面的句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却见监考老师在讲台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
莫言版: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只会讲农民的故事。大学看来是考不上了,大不了到高粱遍地的高密东北乡,继续做农民,做农民的父亲。
(以上摘抄自《微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