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朋友讲了件事。村里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以下称“十二”),血刃了他的同学,另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如鲠在喉。
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让一个孩子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平常的孩子,对小猫小狗怕也是不敢动杀念,何况自己的同类。
朋友也是带着这样的疑惑,走访了十二的老师同学、街坊邻居: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照顾他。早年他也是胆小怕事的,村里的孩子打架是常事,他往往是那个被打的。母亲看到他被打后,就跑去别的孩子家大闹,躺地打滚、拉绳上吊、砸门骂街,几个小时不让对方安生。后来就没有孩子敢跟他干了,怕他妈。他反起而攻之,主动耍横,制造事端。
父亲回家不多,听到的都是母子俩被欺受辱的控诉。于是给儿子放下话来,往死里整,有我呢。
话到最后,这俩孩子到底有什么过节,无非就是上次打架你占上风了,我来复仇。
然后,一个生命陨落了。另一个,走向自我毁灭。
我也认识这样的孩子。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甚至懦弱的,稍微长大的孩子却险象环生。他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玩伴(以下称“玩伴”),在若干年音讯全无后,再次听到他的事,是因为抢劫盗窃数罪入狱,真是坏事传千里。
转述的朋友说,都是被他妈给惯坏了。
把这两个家庭放在一起,有很多共性:小户,家庭不富裕,独子,父母内向,深层次存在自卑感。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调动所有正的邪的能量去保全:
不辨是非的袒护
8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都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晚上从破损的窗户爬进商店偷糖吃、偷别人家半熟的西瓜尝鲜......但是所有的孩子干这事的时候都战战兢兢,知道事发的后果,屁股少不了一次皮开肉绽。只有玩伴很淡定,每次主人找上门来,他的父母当着外人的面象征性的打骂两句,回家好吃好喝的补偿。
博得一竿子的羡慕,从此他就成了偷鸡摸狗之事的主力。
村里的孩子把打架当成娱乐,可是没人跟玩伴打。他若是占了下风,回去必定一阵子哭诉,然后村里就会传言,他的母亲又下了一个蛊,谁家要遭殃了。
和十二母亲的撒泼耍横如出一辙,都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不论是非,你可以为所欲为。
时间拉过三十年,空间转换到游乐场。一个正在玩手机的家长,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抬头正好看到另一个孩子推搡的动作,大耳瓜子就上去了。孩子下次继续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甚至施暴,潜意识里,他的哭声就是护身符,父母的吼叫和巴掌能为他赢取整个世界。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一种错觉,哭闹、扭曲事实,都是保护自己的盾牌。等待他的,便是成人世界的惩罚。
所谓公理与正义,在他们的心里荡然无存。
暴力沟通
包括语言的暴力,行动的暴力。
从柴姑娘的青少年暴力事件调查报告里,真的是“看见”了。这些年轻的杀人恶魔,都有着心酸的成长历程,最大的共性就是寡言,尤其是跟父母几乎不沟通。有的曾经说了不被重视,有的被骂,有的干脆没有说话的机会。最终选择了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们积聚了太多的仇恨,虽然大都是臆想出来的。因为无处诉说,最后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
十二从外面回来,说今天有人欺负他了,母亲马上梗起脖子,谁干的,我们去找他。路上还不忘了叨叨,你咋这么怂呢,自己没长手还是没长脚啊,白吃那么多饭了,自己不会动手啊!
这是十二需要的吗?
处于弱势的孩子在群体中经常被忽略,尤其是十二母亲那么一闹,就没有孩子敢跟他往一处玩了,被孤立起来。他处处招惹事端,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引起关注。
如果他的母亲在他第一次被打以后,可以温柔的安抚,然后了解其中的缘由,或者老师曾经耐心的做过调查,然后主持公道,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了。
可是,没有如果......
语言的暴力直冲情绪本身,不去追问孩子心理的走向,那些幽暗还只有一点点阴影的时候不去见阳光,越积越厚实,最后成了黑暗。
关于行动的暴力,有个朋友曾经说:“自从我回老家,看到那些青少年时期的老大,曾经笑傲江湖,让人闻风丧胆的,如今一把年纪了,像流浪狗一样处处遭人唾弃,我一下子对孩子是不是该动手这件事豁然了。图一时意气,在争执中占了上风,换来的是大半生的仇恨和不自由。”
聪明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摸索出更高明的自我保护技巧。毕竟,文明发展到现在,暴力能解决的问题太少。
破坏规则
十二的事情后面还有戏剧性的发展。因为未满十四岁,很快就从少管所放了出来,他的父母非但没有收敛,反倒很得意,你看这杀了人也不用坐牢不用偿命;而法院要求的60万赔偿,他的母亲也已上吊相威胁,责任推给了学校,于是学校里但凡教过他的老师平摊了这笔巨款。
是谁都能想象出来,十二看到如此的结局,心里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规则原来是可以破坏的。于是继续在学校附近敲诈勒索,扬言杀人不犯法。两年以后的惩戒,会怎样的措不及防。
玩伴的父亲,曾经做着一点小生意,但是熟识的人都知道,他的秤有问题,不说破,只是避免往来。他就往更远的地方卖去,直到不能再远而歇菜。
《红楼梦》里的薛蟠,不是他本性坏,是他自己杀了人以后,连家人都不用惊动,整个官场就替他摆平了,那么他的世界里,怎么会有犯罪一说。孩子世界秩序和规则的建立当和外界保持一致,否则离开父母建造的保护罩才开始练习,就为时已晚了。
大户人家用“钱和身份摆平一切”,破落户“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殊途同归。终点都是道德沦陷。
当初,你也如水晶般透明,嬉笑哭闹都是无邪。可如今,怎么就成了一个恶徒呢?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换句话说,父母做,孩子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孩子生命的底色。守住是非、规则的底线,耐心沟通,不保成才,起码不会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