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四个半小时看完小说《面纱》,毛姆的小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真的是细腻生动,我一边看一边在感受着他们情绪的波动,时而惋惜,时而悲愤,时而难过,甚至不想面对赤裸裸的不美好的现实。
当我读到凯蒂和沃尔特终于不再伪装,直面他们的婚姻破局时,沃尔特说的那段话,让我看到,爱一个人卑微到了尘埃里,原来是这样的。
“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想一想真是好笑,我竭力去喜欢那些讨你喜欢的东西,忍受折磨也要对你隐瞒起自己,实际上我并不无知粗俗、不爱散播丑闻也不愚蠢。我知道你何等害怕智慧,便尽我所能让你觉得我是个大傻瓜,跟你认识的其他人一样。我知道你嫁给我只图一时利益,我是那样爱你,我不在乎。大多数人,就我所知,当他们爱一个人,却没有得到爱的回报时就会觉得委屈不平,甚至愈发愤怒和痛苦。我不是那样,我从来没有指望你爱我,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让你爱我,我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人爱。我很感激能被允许爱你,当我时常想起你高兴跟我在一起,或者当我发现你眼中闪烁着愉快的爱意时,我就会欣喜若狂。我尽量不让我的爱来烦扰你,我知道那会让我承受不起,所以我一直察言观色,留意我的爱让你厌烦的最初迹象。大部分丈夫认为那是一种权力,我却准备当成恩惠来接受。”
沃尔特准备带凯蒂去湄潭府,那里瘟疫肆虐。凯蒂知道他是在惩罚她,她问过他很多次,后来他终于承认一开始他是这样想的。
在面对仆人端上来的一大盘可能导致得病的沙拉时,凯蒂毫不犹豫地吃了,沃尔特原先是阻止她,后来也跟着一起吃起来。
连旁边的沃丁顿都看出来了,他们俩一起来到这个危险之地,都抱着赴死的目的。一个研究细菌的博士,充当着医生的角色,一个什么都不会干的主妇,甚至连对丈夫最起码的照顾疼惜都没有。他们像是冷漠的陌生人。
凯蒂对沃尔特说话的时候,他经常没有反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默不作声。凯蒂说,“如果我们非要等到有话时才说出来,那人类会快会失去语言的功能。”
但不可否认的是,沃尔特依然爱着她,隐忍克制着。他甚至瞧不起自己,因为他爱她。
所以当我读到他感染瘟疫,直面死亡时,我默默地祈祷着,千万别死啊,你还没有等到和凯蒂和解,没有化解彼此的恨,以及对自己的不原谅,甚至是我期待你们会慢慢由理解,到欣赏,到相爱,然后是圆满的大结局。
然而,凯特在半夜被敲门声惊醒后,急忙赶去,见了沃尔特最后一面,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拔除毒害他灵魂的积怨,好让他轻松离世。她没有爱上他,她只是表现出适当的悲伤,好让自己看起来得体一点。
如果她有一点点的哀伤,也只是纯粹属于人性的伤感,就算死的是个熟人她也会这样。多么残忍,她甚至不想欺骗自己,她浅薄无知,她曾经爱上了一个人渣,她和一个不爱的人结婚来维持表面的光鲜亮丽,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都是,她没有对沃尔特伪装成他喜欢的样子。
可是,因为来到了湄潭府,看到那些被瘟疫感染,尸体遍野,人人惊恐的状况,她何其幸运。
她认识了一群像天使一般的修女,远离家乡,帮助眼前流离失所的人。在无情的灾难面前,她那一点个人的感情过错,不值得耗费精力去纠缠,去试图获得解脱,她想要感受到人存在的意义,于是她去了修道院,投身其中,尽自己所能。
最后凯特怀着身孕,回到了英国。沃尔特走了,母亲走了,经历生离死别后的她,慢慢领悟到,“也许她的过失,她做下的蠢事,还有她所遭受的不幸,并非一概徒劳无益,只要现在她能够遵循眼前这条让她依稀可辨的路”,她找到了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看完全书后,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不是一部描述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小说,而是接受世界的真相,寻找自己的心灵之旅。
我忍不住又搜索了一下电影版,看完电影后,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原来编剧很能洞察我们常人的心态,把那些残酷的现实变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凯蒂和沃尔特真的冰释前嫌,他们相爱了。
如果我没看过小说,我应该会满意电影的结局。但知道了就没法装作不知道。丰富的人物内心戏,纠结、惶恐、矛盾等,如果只看电影很难体察到。
以及书中的女主,直面自己的人性,和她始终无法爱上沃尔特的现实,虽然他有那么优秀的品质,但她无法骗自己。
作为读者的我都希望她会转变,可是毛姆就是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人性是什么样的,无能为力。
对,就是这种感觉,深深的无力感,可是未来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下去。“太阳升起来,驱散了一片雾霭,她看见他们循着的那条小径蜿蜒向前,直到目力不及之处,穿插于稻田之间,横跨过一条小河,越过高低起伏的大地—那是一条通往内心安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