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这是我们组第三次集体备课。这次集体备课前增加了一个活动项目,那就是对暑假读书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评选了各组的读书人物。
我们组L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共读了书中关于作业布置的论述。然后我们就拿着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了彼此的阅读体会,刘晓贞老师做了主要发言。
然后我们组结合本书中的作业要求和我们的阅读感悟,对大英语组的本学期特色活动中秋节特色作业的布置达成了共识。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9到18班布置了手抄报,1-8班布置了录英文视频拜访并英文总结。其实,按照最初的组里活动安排,学生还要自己设计一个问卷,但是很多老师都觉得学生做不来,就只能作罢。
不过我还是在今天晚上,给自己教的两个班布置了书面的设计作业。没有模式,没有套路,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我的学生能否带给我惊喜,我也拭目以待。
本周备课的内容是Unit1Topic3的内容,由刘老师主备。由于我在备课前一再交待备课老师要研读文本,刘老师做得非常认真,她不仅认真通读了教材,而且对教参和报纸上的知识点也兼顾到了。加上这个话题的内容相对简单,这个备课的过程,并不是很长。大家听得都很认真。我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也慢慢走向正规。
由于组内年轻人较多,我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备课时去研读教材,充分熟悉文本,同时对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并随之发放本话题的知识点卷子。让青年教师讲课前做到心中有数。目前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达到。
但是一旦备课形式陷入模式化就会固化老师们的思维,所以下一周集体备课时要引导老师们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备课中加入如何策略地导课,如何在你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如同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观一样,我觉得英语教学更要有大的格局和大视野,我们不能只讲知识点,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和思维方法,还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不能成为老师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