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和朋友小聚,听朋友讲了他最近经历的一个故事,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好像在故事的血肉中重新活了一回。
我们需要故事,来丰满生活,来丰盈生命。如果没有故事,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枯燥。故事,构成了回忆的主题,构成了已逝时光永恒的刻度。
小时候听歌时,即使是很有味道的歌,也听不出感觉。长大了,参与了很多故事,倾听了很多故事之后,再去听那些歌,感觉截然不同,歌曲因为融入了故事而变得有生命力。
一部网剧,总能火那么一两首主题曲或插曲,吸引到的,也是绝对忠诚的粉丝,那是因为,故事性为一首原本普通的歌,打造了极强的画面感。
《匆匆那年》里面的插曲,白敬亭唱的《一朵》,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打开音乐,旋律一响,脑海里首先闪现的是,乔燃和方茴青春年少时错过的种种美好,那少年的青涩暗恋仿佛穿过屏幕,向我们走来,是那么真实。
《欢乐颂2》里面的插曲《错爱》,就是因为包奕凡和安迪之间发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才显得无比贴切,这首歌也因此而重新走入大众视线。不一样的是,这次融入了《欢乐颂》的血液。
一款普通的手链,可能因为一个爱情故事:心爱女生的穷苦男生辛苦工作,为女生买的第一份礼物,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战争年代,一个女生守着它苦苦等待男主归来,殊不知男主已在战场牺牲,两个人的回忆只能靠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撑起。
一本普通的台历,如果上面放了照片,每天看起来满满都是回忆,生活也就有了温度。抓拍生活中的细节,比如,拍亲友在一起的场面,拍全家一起玩的场面,最后打印出来,制作成日历,满满的幸福,生活有了故事,就告别了碎片化,开始变得完整。
故事,在时刻发生着,或者,时刻在心里编织着。当故事画上句号,那些物品,就是存留下来的证据。
生命的最后,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故事,而是由故事所引发的美好回忆。我们抚摸着故事的轮廓,回味鲜活的一生,然后如婴儿般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