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在办公室里修改论文,隔壁老师的讨论声频频打断思绪。努力了几次感觉有些辛苦,也罢,不妨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参与讨论的是两个女老师,不妨就假设为小丽和小红吧。
小丽刚搬了办公室,因为这里曾经属于某位老教授,宽敞,明亮,故邀请好朋友小红来坐坐。
基本的寒暄与互捧过后,两人的话题转向育儿理念。当谈到这里,小红的情绪明显有些激动,语调提高了不少,而后便说起了昨天的故事:她抓住了自己的小孩玩手机,但小孩不承认,反而跟她顶嘴,弄得她昨晚没睡好,一上午都没效率。
“这孩子上次考试就退步了,晚上回来竟然还敢玩手机!一点自尊心也没有,多气人啊!”
“人和人的区别在哪里?白天都正常学习工作,只有下了班、放了学才能拉开差距!”
“都被我抓个正着,证据都有了,竟然还在那里狡辩。Ta不愧疚吗?”
小红的话语仿佛连珠炮,小丽只能一个劲儿地低声附和。说着说着,小红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
“其实孩子是个好孩子,咱不能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ta身上。”
“有的时候我也明白,是自己太焦虑了,但真看到ta偷偷在那放松,心里头一股火立马就涌上来了。”
“理性点说,上学的时候就这样,以后可怎么办啊?Ta看不到这些,怎么说也不听。”
由于开始记录,后面的话就没注意听了。但仅仅这些,我也深有感触。
大家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都经历过那种被控制、被教育的阶段。虽然事实上,我们永远也无法逃离社会的“控制”与“教育”,但那并非今天谈论的重点。在什么都不懂,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被看作什么都不懂的阶段时,我们难以避免地被塞满各种观点。被社会“教育”过的父母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孩子传输想法,妄图避免他们走上自己走过的弯路。
然而,什么是“弯路”?直观来说,就是去往目的地的较差路径。进一步来看,这意味着两个前提:一是目的地一致,二是评判优与差的标准统一。若是问,每个人都要走一样的路,都要过一样的生活吗?鲜有人会认同。但若是真面临一些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甚至是一种可看作思维惯性(不需要理由支持,只需要情感驱使)的事情时,又鲜有人能够认同他人做出与自己相悖的决定。
以学习为例,用尽自己全部的精力去获得尽可能高的成绩,这是许多家长的共识;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并非生活的全部,他们希望去体验、去探索,去感受这个广阔的世界而非只是坐在狭窄的教室中一遍遍背诵着所谓的经典。学习有益,我不否认,如今看到些美丽的风景,我能够深刻体会那些诗歌的美妙,但这也说明了走出去感受的重要价值。家长们说得有理,现在的辛苦是为了以后的美好,但据我观察,持这样观点的人奋斗一生,从来不敢停歇;但即使真的愿意停下来,难道牺牲当下换取“美好未来”是一种政治正确吗?进一步说,只有地位和财富能带来美好生活吗?心理学研究早已否定了这一点,但究其根本,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
人人都由着自己的感觉走,可这感觉是“自我”的吗?不尽然,想想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就明白了:以学生为例,在学校每天感受同辈压力,这个发了Science,那个发了Nature,因而只想着与他人齐头并进,一股脑向前冲;放假回到家,抬头看天上云卷云舒,低头瞧门前花开花落,好不快活。(要吃饭了,赶紧收尾)
这感觉不是“自我”的意味着它的变化并不如想象中那般自由,在一个环境待久了便会有环境的烙印,所以,不要把所谓的“上进心”当成传家宝,要允许孩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选择;反过来,“上进心”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适可而止,发现美好,享受当下,才是真正的一生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