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迁移》上看到两个笑话:
第一个:1995年,一个名叫惠顿的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由于他没戴任何面具,警察很快通过监控视频找到了他。被找到的时候,惠顿相当惊讶:“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明明在脸上抹了隐形液啊”,警察被气乐了:“什么隐形液?”惠顿一脸认真:“柠檬汁啊”!
这就是犯罪史上最笨的贼之一,他得知柠檬汁在纸上写字之后可以隐形,于是认为把柠檬汁抹在脸上可以达到让摄像头拍不下来的“隐形效果”。
第二个:我们常常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其中有一些冒充当地法院或者银行或者什么行政单位的骗子,他们操着一口外地口音,或者是非常蹩脚的普通话,一般接到这样的电话,大多数人都会直接挂掉电话,因为一听就是骗子。我有时挂了之后都会发笑,啥子骗子哦,这么低的水平,要骗人至少先把普通话练一练吧。后来听到一高人说,原来很多骗子是故意这么做的,因为只有不挂掉电话的人才有被骗的可能性。
原来骗子的时间也很宝贵啊!原来骗子不是傻子啊!原来被骗的都是傻子啊!哈哈!
世上真有那么笨的人吗?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结论是: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比如让学生给自己的考试估分,成绩越差的学生给自己的估分越高;车技很差的司机普遍认为自己是好司机。
《知识大迁移》上说,有一个特别逗的效应叫做“五分之一效应”。就是说无论你跟这个社会上的人说什么事,总有1/5的人会相信。所以才会出现前面的两个笑话。这种认识不到自己无知的现象被命名为“达克效应”。
作者同时告诉我们,想寻找一个达克式的无知者的最好办法,就是去照镜子。
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查找信息越来越便捷的今天,无知现象正在全球范围蔓延。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动脑筋,依赖于搜索。
什么事你都可以搜,但问题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搜什么,搜的关键词对不对,搜索的结果你应该采信哪一个。搜索可以搜到知识,但是你的观点呢?你的思想呢?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是否总是人云亦云呢?
对于你不知道的东西,你压根就不知道。也就是说,根本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你以为知道那个东西没有用,实际上是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个东西的存在。这个叫做“元无知”。
如果你蠢到一定的程度,你知道的事太少,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具备什么样的盲区。你必须有相当的智力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多蠢。
知识到今天,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当一个人大脑中没有足够多的知识的时候,他也会和幸福的生活离得很远。
比如:你一直渴望暴富,现在突然给你一个亿,你准备怎么用?你有理财知识吗?你知道现在哪些领域最富发展潜力?你能留住手中的财富吗?
你一直渴望权力,现在突然任命你为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你的英语过关吗?你有信心管理好企业吗?你能处理好各种事务吗?
看过一个说法,世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如果把他们的财富拿出来重新分配,每个人得到的财富都一样。但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财富分配又会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掌握大量财富的人,通常也是具有广泛知识的人,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能够让其不断获得财富。
更重要的,大量的知识能够让他们对事物的底层逻辑看得更清楚,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拥有更高的人生智慧,也能够更幸福!
要想获得幸福,你必须主动突破自己的“元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