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按照那个流行视频的算法,假设人生75年的活头,一年12个月,一个月算一个格子,列一张excel表格,结果真的很惊人。最近总是打开看一下,发现一不小心就又拉掉了四个格格。看着逝去的时间无情地吞噬未来,感觉很可怕。所以,今年一定要更好的用好时间才行。希望今年工作和带娃之外,自己能够多读一些经典的书。
布鲁姆说,人生那么短,我没时间读坏书。的确如此。而且发现今年居然胖了,我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胖呢。看来身材如同青春,年轻时自自然然拥有,30岁以后就需要付出一定汗水咯。时间跑的疯快,但是也悄悄记录了所有行动的痕迹。坚持跑步,坚持读书和写字,80岁时,大约可以像个摩西奶奶了。
1.没个性的人
作者:穆齐尔(奥地利)
其实最值得敬佩的是,穆齐尔几十年如一日在写这部书,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完,而且也的确没有写完。这是一部充满思想的书,几乎没有一句废话,读起来特别晦涩,因为很难找到下一个剧情落脚点,非常难看,却又忍不住看下去,充满了格言,对人生的思考,道德、善恶、爱、时间、整体和秩序等等,每一个主题单独摘出来都可以形成一篇专业论文。但是如果说缺乏剧情也不对,因为我还是很渴望剧情,也许是因为对剧情的渴望,才耐着愤怒,一直读完呢。乌尔里希和妹妹的爱似乎无法变成彻底的爱,书里说尼采和耶稣死于不彻底,我看,这兄妹俩的爱也会死于不彻底,妹妹最终会出走或者死去,乌尔里希呢,则带着一身疲惫和玩世不恭重返巴黎。没个性的人,实际上也是最有个性的人。大家都说穆齐尔的叙事是非线性的,我却认为依然是线性的,因为时间性并没有被打破。
----------------
2.不朽
作者:昆德拉(捷克)
这个故事,似乎像是画家马蒂斯和其情妇的一个虚拟传记,叙事仍然使用昆德拉一贯的多线复调,还有一些悬疑在里面,读起来并不枯燥。不朽这个主题,实际挺大的,但是昆德拉把握的还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觉得他这个主题来自穆齐尔,包括剧情灵感都有许多借鉴。比如涅阿丝的父亲去世之前一直在处心积虑消除自己活过的痕迹,这在《没个性的人》里其实有类似情节,乌尔里希在处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父亲当年自慰的工具,这些工具大约已经很多年不用,被遗忘了,可是父亲死后,却仍然被自己的子女发现。如果死者有亡灵,也会感觉有一些不适当。这是一种死后的尴尬。昆德拉其实对死者死后之事非常关注,比如《被背叛的遗嘱》里,他认为卡夫卡的朋友在卡夫卡死后,出版了卡夫卡全部作品,包括卡夫卡从未寄出的那封写给父亲的信,这是一种友谊的背叛,使死者变得赤裸裸。
--------/-----
3.慢
作者:昆德拉(捷克)
文如其题,这是昆德拉对速度的一种思考。挺喜欢书里的T夫人,只有她一个人物把握住了速度,既没有失去情人和丈夫,还给年轻骑士了一个永生难忘的爱情之夜。当我看见现在年轻人之间表达情爱用电子红包或者让花店侍应生送花上门时,感觉很失望,他们已经忘记爱情的本质了。用尽心思才能真实体验。当时看这本书时,同时也在在看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忍不住把两者结合起来,那只死去的猫,像是通过那个淹死它的水缸底部,穿越到昆德拉小说的游泳池边,看着那几个人怪异的表演,发现不管活着还是死后,人类都显得如此笨拙和荒诞。也因此,我在昆德拉和夏目漱石身上发现了一些沉思的共性。
------------------
4.中国大历史
作者:黄仁宇(美籍华人)
之前读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感觉挺不错的,于是找来这本读,但是失却了之前的新鲜感,许多观点在前者里已经多次出现。黄仁宇有一种整体历史观,这其实挺启发人的,但是他把历史整体框入财税制度的作用,我觉得有一些狭隘,而且这种归纳感觉与马克思把一切根源都归入经济制度相似,不同的是,马克思预言历史,而黄仁宇只是解释历史。不过,谈历史总是一家之言,能自圆其说就好,就像钱穆说曹操其实不想篡位,只想当个文学家,我觉得欠妥,但是钱穆自己认可,那么也就OK。历史本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嘛。
------------------
5.情人
作者:杜拉斯(法国)
叶芝在诗里写道: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这首诗正是故事里的中国情人对美国小情人的态度。很好看的爱情故事,一个从小就知道自己放荡的女孩,在情欲里任性一生。杜拉斯的青春自传。这本书是王道乾翻译的,王小波说跟着王道乾学会了驾驭文字,也跟着杜拉斯学会了叙述故事。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和故事与杜拉斯差了10条街。
----------------
6.十日谈
作者:薄伽丘(意大利)
冯唐说这是一本黄书。第一次阅读时,我也被里面大胆的描述吸引到,情色点到即止,但是极端胆大且脑洞大开,可以让人遐想无限。后来被导演帕索里尼搬上了大银幕,成为被最多国家禁演的电影。但是如果真的把这本书当做小黄书,只能说明内心只有那些色彩。实际上,这100个故事给人的启发真的很大,许多故事读起来像寓言一样,但是比寓言有意思多了。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里谈到速度时,就从《十日谈》里截取了其中两则故事。这些故事的确非常睿智,风趣,不读实在可惜了。当情色书读算一种享受,当阅历书和随笔读,享受更多。这部书成书于意大利瘟疫蔓延期间,人们的性命随时可能被死神拿走,描写大胆一些没什么可说的。书里对教会阶层的无情嘲讽,放到当代,仍然很有意思,毕竟什么时代都有当权者,而且始终愚蠢。
-------------/----
7.张爱玲文集
作者:张爱玲(中国)
出名要趁早,这是张爱玲的名言,她也的确做到了。但是没料到的是,过早出名带来的虚浮会提前耗尽后半生。张爱玲的故事基本都是消费自己本人或者周围的人,对自己和别人都够狠,因此文字显得诚实耐看。这种敏感有才情的女子,遇见胡兰成这种文化流氓,注定了一生颠沛,但是我却不觉得张爱玲后悔过。所有带来苦痛的爱情,如果当事人后来幸福了,这种苦痛会变成回忆,因此会带上回忆独有的光辉,如果当事人并没有得着幸福,则这种苦痛的爱情会伴随终生,那个给自己苦痛的人会始终存在内心里,在一遍一遍反复的回味里,痛苦本身成了爱的一部分。张爱玲大抵是后者吧。
------------------/
8.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
这本书在书店里看过多次,但每次都以为是畅销书而错过。这几天拿起来读,发现卡尔维诺简直是个天才。本来我以为会读到一个故事,后来发现可能是2个,又以为是11个,最后发现还是一个,包含很多个故事在里面而已。卡尔维诺想写一部包含所有故事的书,野心不小,但是他却似乎真的做到了。其实卡尔维诺也好,昆德拉也好,似乎都受卡夫卡影响至深,从他们的故事和随笔里,卡夫卡的影子随处可见。因此我只好又把卡夫卡找出来读了几篇。比如《司炉》,比如《变形记》,还有那篇可怕的《在流放地》。通常的恐怖电影和这几个人的文字比起来,惊悚度根本不及,这是真正震撼内心的惊悚,而且时过境迁,想起相关的故事,仍然觉得会心悸。实际上爱伦坡的故事也又黑又害怕,有时候文字比影像的惊恐氛围更好,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
--------------------
9.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
应该还有一个名字是《美国讲稿》,是卡尔维诺为哈佛大学准备的讲座讲稿,可惜突发脑溢血死掉了,讲稿由妻子整理出版,本来是7个,有2个遗失了,蛮可惜。每一篇都给人无限启发。比如在第一篇《轻》里,卡尔维诺说,轻与精确性为伍,应该像鸟儿那样轻,而不是像羽毛。我觉得他所谓的轻,其实是一种可以自控自主的轻,这种轻,本身是以重为基础的。正如老子所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中外文化从来有交集,彼此不过是互相印证而已。
--------------------
10.树上的男爵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
我这个人喜欢一个人,就会忍不住多了解他一些。文字是最显露内心和本质的。喜欢不易,于是便顺便多看几本。这个树上的男爵本来是贵族家的长子,12岁时由于和父亲闹别扭,爬上了树,发誓一生不下树,并且果然做到了,他在树上过的很惬意,活了有65岁,最后坐着热气球飘走了。经历了2次爱情,与强盗做过朋友,还养了一只狗,人生跌宕精彩,一点不比普通人差。卡尔维诺的故事有一些魔幻在里面,让你觉得虚幻又真实,读来欲罢不能。而且我小时候有过因为和别人打架而躲到树上的经历,所以对男爵产生了严重移情。我觉得卡尔维诺这个故事最厉害的是,在12章的时候,我以为他就要结尾了,结果他写了28章,而且我一点都不觉得冗长。这个技巧和《铁皮鼓》相似,不知道君特.格拉斯和卡尔维诺是不是曾经有过交集。但是无论如何,两部作品都很伟大。
--------------------
11.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巴尔扎克(法国)
这是《幻灭》的姊妹篇,不如《幻灭》写的好,但是到底给吕西安了一个结局,很悲凉。伏冷脱在这里最终变成了体制里的一员,就像悟空终于服从了天庭一样,令人感叹,我宁愿他在斗争中死去。
--------------------
12.逆流
作者:于斯曼(法国)
王尔德说这本书“毒液四溢”,所以我才买回来看。也的确充满了毒液,虚无主义者的史诗。主人公在穷极无聊时,给一个年轻的小偷每三个月一次免费的妓院消费,然后在某日中断供应,希望这个小偷可能会因为习惯奢侈铤而走险,去抢劫或者杀人,他关注着报纸,希望从上面看见小偷犯罪的记录,但是这个实验失败了,小偷没有变成社会渣滓,主人公觉得自己上当了。这个实验是可怕的,但是从我们的现实看,多少犯罪都是有钱人实验的产物啊。这个家伙钱多的要命,为了打扮自己的地毯,给一只乌龟的壳上镶嵌了许多昂贵的宝石,结果乌龟不能适应环境死掉了。没看清乌龟的结局前,大约许多人想要当那只乌龟吧,比如处心积虑想要嫁入豪门当装饰品的美人们。
------------------------
13.权力意志
作者:尼采(德国)
也可以叫做强力意志。之前看过海德格尔的《尼采》讲稿,非常精彩,刚好在曲江书城看见这套,立刻买回来看。怎么说呢,不读之前,你会认同尼采是个疯子,读了之后,你会认为他曾经果然是个天才,在这套书的后面,观点重复的越来越多,显然尼采的精神已经开始不正常。但是仍然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应该读许多遍。《偶像的黄昏》里许多观点从这里已经发端或者有草稿了。
--------------------------
14.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作者:叔本华(德国)
读完以后,才发现自己之前有读过一个简写本,但是却没有印象了,看来读书的能力也是随着时间推移在增长的。毫无疑问,叔本华也是个天才。他死讨厌死嫉妒黑格尔,不停地说黑格尔是个蠢驴,但是却又不断提及自己“那篇获奖论文”什么的,没有获得名誉的叔本华是可怜可鄙,看起来虚伪无比,但又非常真实。我读这本书,更像是在读叔本华的传记。怎么说呢,思想是最暴露人本质的东西。这本书其实读起来有一些枯燥,专业的科学例子太多。叔本华后来根据这本书又整理了里面的格言,出了一本人生的智慧,倒是可读性非常强。人生是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
15.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作者:康德(德国)
论文集,比较薄。其中一个观点看起来很可怕,但也的确比较现实:由于基督精神的丧失,那些本来要在末日被审判的人(恐怖的,自私自利的,专制的)变成了当世的主宰,所以世界终结的时代就要到来了。把这个观点与奥威尔《1984》联系起来读,更有味道呢。
----------/----------
16.青铜时代
作者:王小波(中国)
京派文学,最早脱胎于老舍,但是王小波的功力与老舍比实在差远了,性方面描写比较多,并且比较直白。王小波说自己和杜拉斯学习了很多技巧,我看只学了个皮毛。不过当做消遣,却是不二之选。
-------------------
17.黑色的春天
作者:亨利.米勒(美国)
冯仑说自己米勒是自己的师傅,可是显然把自己看高了。米勒的文字充满污秽,性描写过多,而被英语国家禁止多年,似乎与纳博科夫的命运很相似。不同的是,纳博科夫始终是文人,而米勒则几乎一直是个流浪汉。他的故事极度碎片化,但却非常吸引人。
------------------
18.路边草
作者:夏目漱石(日本)
自传一类,一个始终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文化人,文字里充满疏离和感伤。现实中的夏目漱石似乎也精神一度被怀疑有问题,但是他培养出了芥川龙之介这样的学生,还是很厉害的。人生如果是一株路边的野草,你要怎么活下去?真的好感伤啊。
----------------/----
19.我是猫
作者:夏目漱石(日本)
人类的荒诞,被一只猫看在眼里。喜欢猫的人应该会喜欢这部作品。不知怎么地,我开头读的时候,总觉得这只猫,与贾宝玉有几分相似,转世投胎来感受人生,结果发现人生好无聊,于是喝醉酒之后,把自己淹死了。
------------------
20.被背叛的遗嘱
作者:昆德拉(捷克)
想学习阅读的话,向昆德拉学习还是不错的选择,这本书里,昆德拉剖析了卡夫卡的作品,《城堡》和《审判》里关于耻辱感的主题,之前的确没有注意过,因此打算今年有空的话,重读一下。昆德拉不喜欢卡夫卡的朋友在卡夫卡死后,出版卡夫卡全部的作品,因为卡夫卡的遗嘱是把自己的作品全部销毁。我们可以发现昆德拉非常喜欢卡夫卡,但是如果他本人作为卡夫卡的遗嘱执行人,果真就能按照卡夫卡的意愿毁掉那些作品吗?我看难。人只有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时,才可以表现的镇定自若,让自己的思想尽量不受外力左右,但是身处其中的近亲挚友,无论如何做不到让天才的作品随着天才一起埋没啊。所以,虽然卡夫卡的朋友背叛了卡夫卡的遗嘱,但是却给后人保留了重要的文学财富。无论什么时代,始终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所以我还是很高兴自己能有机会欣赏卡夫卡的故事啊。
-----------------/----
21.理智与情感
作者:简.奥斯丁(英国)
还是喜欢玛丽安,不过对于她嫁给布兰德上校这件事,不能释怀。年轻时,大多数女孩子都会遭遇一些渣男,吃亏之后就可能遇见好男人,如果渣男没机会毁掉她的话。但是回头发现好男人就是站在原地等待自己的那个老男人,这个梗实在让人无法消化。想起叔本华40岁时喜欢某个17岁的少女,还给她送了一串葡萄,后来那个少女说自己碰都不想碰那串葡萄,因为老叔本华摸过它。当然布兰德上校很帅气,充满了成熟魅力,但是我仍然希望玛丽安遇见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而不是与现实妥协。
--------------------
22.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少年时候读《简爱》,觉得自己就是简爱,虽然我矮小,不美丽,但是在上帝面前,我拥有和你一样平等的灵魂。长大以后再读,却非常同情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一生被关在阁楼上,最后自己的丈夫要迎娶家庭教师,读者还都希望这个女人死掉,实在太可怜了。而且也发现了勃朗特姐妹作品里的魔幻色彩,比如简爱结婚前夕总感觉到风刮的无比肆虐,风声里充满了悲鸣,还梦见整个庄园成了废墟,这是不祥的先兆。而《呼啸山庄》里,凯瑟琳的亡灵始终未曾远离。
热爱自己的生活,生活自然也会照顾你。每个人的心就像一个空杯子,你往里面倾倒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