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有感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记得是几年前偶然一次机会看到《我与地坛》这本书,当时初翻了几页,觉得无味,就没有继续翻读他意愿。

有句话说的很对“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那时的我还比较年轻,人生阅历还尚浅薄,所以读不进去也能理解!

今年再次翻开这本书,读的过程除了震撼,感动,撕扯,还有沉闷和释放!

《我与地坛》这本书成作时史铁生是40岁,他这时已经坐轮椅20年了,书里有回忆他从孩童记事到坐上轮椅这21年的所见经历。这好比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都相同,从充满希望到经历绝望的心路历程。

这里没有感同身受。没有怜悯,只有自救。

面对突然的遭遇时,他也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想到了死,他与天地万物对话,写人间苦难的思考,终于,他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不妨先活着试试!”

是的,一个人出生无法改变,死亡也躲闪不掉的,我们又何必思考那么多呢?遇到任何挫折的时候,更应该坚强,不要总认为老天的不公平,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 当你抱怨鞋子合不合脚,这个世界有人连腿都没了,当你嫌弃饭菜合不合胃口,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都没解决!

史铁生告诉我们,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要学会放下,并化悲痛为力量,迎着风前行!

书中《好运设计卡》他也用一种新颖的方法,从一个人的出生来设计好运,好的出生,好的家庭背景,好的工作,好的兴趣爱好,但最后还是限于僵局。

如果没有苦难,所有的一切都一帆风顺,就没有这样的人生。

书里有很多关于母亲和奶奶的回忆。关于合欢树和妈妈,关于老海棠树和奶奶。

作者笔下描写的树,其实全都是承载对母亲,奶奶的思念!

关于母亲,以前不懂“北海的菊花开了。”现在通篇来读,平淡而真切。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的伟大,史铁生双腿瘫痪带来了他痛苦的青春,也注定母亲短暂的一生。由于20岁就坐上轮椅,他绝望,愤怒!把所有的叛逆和抵触都发泄在照顾他的母亲身上。

在他寻求自我救赎后,终能体会母亲曾经的苦难。“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母亲搜寻儿子的目光,多像在茫茫海上搜寻一条船。”读完这些,不禁潸然泪下。

对于母亲,曾经年少时我也会把自己最坏的情绪留给母亲,偶尔也会口无遮拦的说过一些冲动的话语,殊不知,那个曾经接受你所有的人现在已经青丝变白丝了,趁还有时间,要加倍的疼惜父母,不要让自己追悔莫及!

他的文字像是曾经咆哮翻滚过的海水,在退潮后平静的佛过沙滩,让人在纷杂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力量。

读完《我与地坛》,让我明白,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成长,内心都需要一个“地坛”,它是内心安稳的寄托。是灵魂短暂救赎!“地坛”可以是地,也可以是物!

它像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带着耳机在公园里散步, 更像在纷扰之下找本书可以读一读。

现如今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地坛”去聊聊,这个空间与世界无关,只与“我”有关,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人是我,另一个还是我!

我是地坛,地坛也是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