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晴是一个普通的职场女性,生完宝宝后半年,就不得不回到公司上班。
在儿子快满十个月的时候,小晴打算把奶给断了。以前公司业务上,需要得力战将的时候,总会首先考虑小晴,现在她还在哺乳期,所以自然把业务交给了别的同事,小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跟老公商量后,决定索性让宝宝断奶,毕竟母乳喂养也并不一定是时间越长就越好。
为了更好地断奶,小晴把宝宝送到婆婆那里,反正住在一个小区,照看也方便。
某日加班回来,小晴看婆婆屋子里的灯还亮着,便过去看看小家伙是不是闹腾。看着宝宝睡得挺香,小晴放了心。哪知道刚要走,婆婆告诉她,宝宝刚才奶瘾上来了,一直在闹,她把自己的胸给宝宝喂了会,才让他安静下来。
小晴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婆婆似乎没有觉察出什么。
回家后,小晴把这件事跟老公沟通了一下,老公竟然也觉得无所谓,不过是哄个孩子而已,说她无理取闹。
那一刻,小晴觉得自己很无助,难道真的是自己太矫情了?
为了这件事,小晴一直闷闷不乐,动不动就给老公甩脸,对婆婆也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家庭关系日渐紧张。
现在很多家庭关系出现矛盾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够亲密,相反,却是因为没有界限感,就像小晴的婆婆本来是好意,却给另一方带来了困扰。
2.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C跟大家吐槽,婆婆最近来她家小住,老人醒得早,有的时候她和老公还在睡着,婆婆就开门进去了。问她有什么事没,她说,自己醒了,睡不着,就过来看看他们睡醒没有。
小C有些生气,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好记得睡前把门反锁。
有的时候,在小C的房间里,婆婆明知道她要换衣服也不出去。小C只好跑到卫生间去换。或许,在婆婆看来小C是儿媳,大家都是女人,换个衣服不用回避。但在小C,以及大多数女性看来,婆婆跟自己只是法律上的关系,在个人情感上并不十分亲近,在不亲近的人面前换衣服总有些不方便。
有些时候,婆婆见小C把书桌上的书摊得到处都是,会帮她收拾一下,结果小C就不知道自己先前看到哪一页了。她自然知道婆婆是好意帮忙打扫,可弄乱她的东西,她宁可她不要帮忙,反而越帮越乱。
小C是个情商比较高的女生,有的时候她会不经意地提醒婆婆,让她不要太辛苦,不用给她打扫房间之类,尽量维护老人的面子,毕竟老人也不是过来长住。家庭和谐比什么都重要。
她不会像小晴那样甩脸色,毕竟发泄情绪并不解决问题,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不露痕迹地让对方明白界限,既不委屈自己,也照顾到对方的面子。
如果是自己的母亲,可能你说什么她都不会往心里去,哪怕上午吵个嘴,下午撒个娇就又和好了,但是婆婆自然是不比自己的母亲,哪怕再好相处也是来不得半点任性的。小C自然知道那个分寸,在她看来把握好这个度,也是一种界限感。
3.
其实界限感不仅存在于婆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一定要有的。
有朋友跟我抱怨说,她婆婆来上海小住了一段时间,洗澡时经常忘记带毛巾,然后叫着让她老公去送。
她老公觉得没什么,多大点事,自己的妈呀,送个毛巾有什么?谁不是吃着自己母亲的母乳长大的?
朋友则觉得,吃母乳是小时候,现在都是成年人了,即便是母子,父女之间,也应该有限界。自己洗澡忘记拿毛巾,完全可以让儿媳妇拿,怎么能让自己的儿子去给洗澡的自己送毛巾呢?
跟老公吵过几次后,虽然老公觉得没什么,但此后遇到这种事,就让媳妇去送了。或许婆婆意识到什么,媳妇送过几次毛巾后,她忘带毛巾的次数也少了。
很多家庭,父亲或母亲跟子女的感情特别好,如果不注意界限,就可能让子女的配偶产生不适。身为子女的我们,可以从其它方面来照顾老人的情绪,孝敬老人,但是该有界限的时候,一定要有界限,唯有如此才能让家人健康、和谐的相处。
4
夫妻之间,男女朋友之间也要有界限感的。分手后跟前任,更要有界限感。
我们每个人都是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然后才是别人的男/女朋友、老公或老婆。在不触及底线的前提下,彼此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当然,这不能成为自己出轨的保护伞。
如果分手了,跟前任也要有界限。你可以不拉黑,不删除,但联系过于频繁,甚至有一些暧昧的言行,便是对现任的不尊重。这自然是对你们现在的关系不利的。很多人因为前任而失去现任,着实挺傻的。
那些家庭幸福、夫妻关系融洽的人,无不是懂得把握好分寸,拎得清轻重,懂得珍惜当下,与过去划清界限的。而那些与无数个前任纠缠不清的,不过是用数量上的优势,弥补质量上的不足罢了,到头来连眼前人都失去了。
总之,好的亲密关系,都注重界限感,懂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阶段,甚至不同的场合,做不同的事。当你意识到要有界限感时,便不会制造让他人尴尬的局面,家庭关系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