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热情。
鱼哥在这堂分享中,一开始便讲道,正是源于对写作饱含的热情,他实现了人生逆袭。
结合今天爬楼时,看到鱼哥和大家在互动中讲了许多发自肺腑的建议,所谓的爆款拆解或者文案分析,终究只停留在术的层面。
如果要写作一定要走心,当你真正感动了自己,写出了所感所想,写出了生活琐碎细节带给你的启发和帮助……,相信这些柔软的触角也会浸润到读者的心里。
惭愧的是这两年来,我不断的记录貌似进入了为了写干货,忍不住宽泛浮躁的地段,甚至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道理都迫不及待的告诉读者。
鱼哥揭示了扎心真相——你是懂了,但你有做了吗?你如果没有做写出来的东西,缺乏了感同身受的力量,读者是能感受到的。
就像时间管理的概念,我们如果只是用空洞的学术来分解,那么别人看到的是技巧层面的东西,我们内心里也无非是在炫耀自己所知道的两把刷子。
而你真正在实践中因为时间管理所获得的那些小感悟小感动,这才是读者更想看到的。
因此,什么叫热情?
或许就像《写出我心》那本书里提到的,当你的心底涌出了写作的想法,流淌出了想要表达自我的感受,当你因为对周围细致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恩,对万物的敬畏,而涌动的那份必须要诉诸笔端的诉求时,这样的文字在时间的磨砺下才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光为了愉悦他人更为了写出我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是饱含热情没有长大的孩子。
如果有一种快乐能够留住往昔,能够记录成长,能够让我们在心流体验中不断重温曾经震撼过生命的那些细节,纸和笔这个通道营造的是一份立体化的人生。
若干年后,这份瑰宝才是真正值得记忆的永恒。
第二,分享。
关于分享,其实也昭示了我的一段成长史,18年7月在进入行动营之前,面对许多牛人老铁,我的不自信愈发明显。但正是在管理组的不断鼓励下,我尝试着不断说“我来”并最终取得了利他之星的称号。
这两年中在各个社群的学习,六位数学费的投入,让我在不断自我成长的路上,一边经历着各种被碾压,一边因为分享,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次的机会和突破。
分享即影响,分享即利他,而利他之后最终惠及的还是自己。所以每一次小小的分享,你散播去的种子,我们在心理上首先要打破我的分享无关紧要这样的念头,而是真心赠予对方,在你眼中无比珍贵礼物的信念。
用升维思维去学习,向比我们牛的人请教,但是要用降维思维去分享自己的知识,突破内心对自我不自信的防线。
就是猫叔常说的向上学向下帮,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分享,最后带来的一定是双赢的结局,和你通过教是最好的学这个过程中更好的自我提升和知识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