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虽然工作时间超级忙碌,除了零散事情,一周就要代好几节课,自己班的,别的班的,还得代个班主任,说出来要笑话的,一天班主任帮忙代只有十五块钱。不过这周末总算清闲一点了。
周六女儿又要去当伴娘,所以我们俩就呆乡下了。说清闲其实也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儿。气温要升高了,这里收拾,那里洗晒,再睡个午觉么,已经半下午了。想着好久没去护理头发了,又去了趟理发店。其实说穿了,这护理就是给你上点护发素,按一按头皮。我再嫌弃也没有技术好的人来弄。那个理发师么不知吹什么风,又说我头皮上有毛囊炎,说花个一千八能弄好。又来了,骗钱招术,不理会。
晚上去了乡下吃。婆婆依旧在别人家里做零工,每天干到晚上十点。反正不肯歇的,也不听劝。公公反正不会弄什么来吃,菜也不怎么会种的,也不指望什么。我们自己买点菜去烧来吃。先生照例给他们买了许多吃的去。无论怎样,老人年纪大了,多去看看。
晚上回家,等收拾好,七点多了。我要求去东太湖边散步。骑着电瓶车去。先生一定要看看太湖边到体育公园啊通的。电瓶车环太湖开。到东太湖大酒店过一点,发现那里更清静;再走,发现原来这里搭帐篷玩耍的人也是蛮多的。我们下去走,不多时看到了体育公园的北门。一路向西,挺闹猛,房车都有好多辆。散步人不多,沿太湖走,凉爽,空气好。
后来继续两个轮子,想再过去看看啊是连通王焰温泉的,可惜,有几滴雨,赶紧往回走。往体育公园穿过,原来,篮球馆后面就是北门。之前一直走到这个场馆就不走了,现在又知道了一条新路线了。
晚上,到了一本新书,看到简书里好几个人看了,就跟风看看。《上海饭局》,很多上海话,对于我们来说,很亲切,因为我们这个小镇的方言和上海话之间没有隔阂,哈哈。一边看一边笑。
今天,突然高温倒三十几度,家里蹲。闲暇时间已经看了一半多了。原来不是没时间看,而是这本书足够吸引我。
傍晚,再包些饺子,晚饭时除了吃一点点饭,煮几个饺子,正好用上肉骨头汤,饺子也更鲜美了。
晚上,苏宁电器里去看看电扇。老式电扇不好看,但实用;新式的电扇好看,叫循环扇,风力小,适用于空调房。实际上,接下来真热了之后,开中央空调,根本不用电扇了。只是最近这个阶段需要电扇稍微吹吹。
八点多,有些口渴,肯德基就在眼前,还在纠结着要不要买个冰淇淋时,发现店里人已经很少,圣代这个柜台已经没有服务员;商场里人也较为冷清。准备往回走时,突然想起了石磊写到的,也有一些视频里刷到的:苏州是没有夜生活的。八点半经济,八点半基本人很少了。哈哈。真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