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文心说
图片/ 来源于网络
有关英语阅读的奥秘,请看有意思的语言学习 | 这样阅读能够事半功倍
学语言,总会有一个目标。曾听见不少人说:“我的目标是像母语使用者那样说英语。”曾经,天真的我也有这样一个梦想。直到语言学习的奥秘在我面前被残酷揭开,我才意识到,我永远不可能像native speaker一样说英语。不过别丧气,因为我们依然可以做到无限接近native speaker。
这篇文章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从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的角度告诉你,怎样学外语,能够无限接近母语使用者。别觉得这有多高深,看看你就明白了。
我左脑不发达,所以学不好语言?
我不是学解剖的,也不是学心理的,所以灰质白质胼胝体这种术语我讲不来。但不管学什么,你一定看过类似的说法:
- 左脑通常被称为“语言脑”,用语言来运转,而右脑则被称为“图像脑”,用图像来运转。
- 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右脑则倾向于艺术思维。
或是
-
左半球 :理性的脑 语言 逻辑分析 推理 抽象 计算语言记忆 书写 阅读 分类排列 抑制 棋艺 判断 五感
右半球 :感性的脑 直觉 情感 图形知觉 形象记忆 美术 音乐节奏 舞蹈想象 视觉、知觉身体协调 灵感来源:百度百科
这是真的吗?
有依据,但并非完全如此。大脑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加复杂,尽管有研究证明某些区域与特定语言功能有关,但还有很多是人类未知的。
比方说:布洛卡区(Broca's area)主管语言信息的处理、话语的产生,它与主管语言理解的韦尼克区(Wernicke's area)共同形成语言系统。而这两个系统通常位于人们的优势半脑(大部分为左侧),但也有例外。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要因为某个荒谬的网上测试告诉你 “你是XXX型,你更擅长XX脑处理,而在语言学习方面稍弱” 就全盘否定自己。要知道,大脑与语言的关系,科学家们都还没研究透彻,你干嘛去相信这些所谓的权威测试?要相信自己的潜能。
我说英语时为什么总犯语法错误?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在用外语与别人交流,或是做演讲时,你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犯了个语法错误,于是你可能复述一遍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或者就随它去了。
可是,我为什么总需要过那么一两秒才反应过来?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
因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或其他外语在我们的大脑处理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有趣的知识点——P600效应。这个效应在读与听中都会发生。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读到或听到一个不对劲的句子时,大脑会在约600毫秒后产生一个正波。
那么,这个句子是怎样不对劲呢?有以下两种情况:
- 句法P600:句子中出现了语法错误,典型的是英语中的主谓一致(agreement),例如:
*The flowers is beautiful. (这里主谓就不一致了)
- 语义P600:你读到了一句garden path sentence。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逐字阅读或听一个句子时,本来一切正常,突然出现了一个词,让整句话显得不和谐了,乍一看仿佛有错误,其实是正确的。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逐字读或者听这句话的时候,当读到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一切都还正常,主谓宾齐全。这时突然冒出一个fell,你一看,怎么又来了个动词?回读一下,原来raced past the barn是个定语,fell才是谓语。因此这句话可以拓展成The horse that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有趣的是,P600通常只发生在native speaker身上。也就是说,当你听到 The flowers is beautiful 这句话时,是不会有P600效应的,你需要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判断出这是一个错误的句子。更直接点说,你的反射弧比native speaker长。
什么情况下我们也会产生P600呢?当我们的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有类似语法现象的时候。也就是说,一个德语为母语的人看到主谓不一致的句子能够更快意识到这是个病句,因为德语中同样有主谓一致现象。
这时,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反应慢些了。
如果你没有看明白上面在说什么,那也没关系,我只是想通过这个告诉你,学习一门外语时,进度慢、反应慢不一定是你的错。但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减少这些错误吗?自然是可以的。
怎样练成一口母语般流利的外语?
在这里,我们不强调语音。只要不影响理解,带点口音是很正常的。不要总想着练一口多么标准的英音或美音。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英美人还有不同的口音呢,他们也会相互调侃。当然,如果这是你的兴趣,这是英语最吸引你的地方,你大可以放心地去练习,培养语感。
接下来照例给一些小建议,仅供参考。
1. 外语学习可以从小开始
这是给父母们看的。
我们常说,孩子好像更容易掌握一门语言,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准确来说,越小开始学习一门外语,大脑处理这门语言的方式就越近似于母语。但是,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能力并不比孩子差,我们有着更加丰富的语言经验,也可以时不时走走“捷径”。
2. 运用多种形式学习
我们都知道,有人擅长图像记忆,有人擅长声音记忆,可你真的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吗?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也并不那么清楚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动用多种形式。不要怕麻烦,这个过程其实很有趣。
背单词时,可以选择抄写、跟读、借助图像、制作卡片;做听力时,除了单纯听,还可以试着听写、写梗概、跟读、复述,甚至画下故事发展图再来复述。让整个大脑活跃起来,也就不容易犯困了。
3. 别担心犯错
母语使用者也会犯错。你说中文时会有语法错误吗?当然有,可能还不少,但只要不产生歧义,我们都不会在意。因此,尤其在练习口语时,不要担心犯错。
我们常说口语练习要注重两大方面——准确度(accuracy)和流利度(fluency)。中国学生往往过于重视准确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流利度。其实这二者应是合一的,在不断提高流利度的同时,准确度也相应提高。过分纠结于语法错误,会打断我们的思维。当然,基本的句型和用词还是应该练习好的。
4. 多自言自语
我们用起中文来为什么毫不费劲?因为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和自己用中文对话。想一想,你的心理活动,是不是都是以母语完成的?
无论是在心里念叨,还是说出来,自言自语都是一种很好的语言练习方式,尤其针对提高流利度。自言自语时我们不会有压力,不担心犯错,可以不断重来。时不时用外语在心里与自己对话,久而久之,很多句子就能自然而然地蹦出来了,语法错误也会慢慢减少。
这就是在没有语言环境下的主动自我沉浸。虽然上文提到,不是native speaker的我们通常不会产生P600效应,但当我们不断练习,逐渐将一门外语内化(internalization)时,也就无限接近一位母语使用者了。
5. 养成检查的习惯
这一点针对写作。
由于我们对于语法错误相对而言不那么敏感,在写作时也就比较容易犯错。虽然大部分错误都能被Word轻易识别出来,但我们还是需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检查语法,尤其关注自己最常忽略的点。同时也可以理顺自己的思维。用外语写作时,我们的思维往往比较僵硬,检查能够给我们一个从头顺到尾的机会,看看自己的表达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
希望了解这些原理以后,我们都能够有更明确的方向,更有信心地学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