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中间只回去过一次。
她说,自己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女人。
她的一生短短31年,有五个男人:表哥陆舜振、汪恩甲(也有称为王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
她的一生还有两个她特别依赖、特别尊重的男人:鲁迅、柳亚子。
1932年,她怀着汪恩甲的孩子投入萧军的怀抱,两人同居。
1938年,她怀了萧军的孩子嫁给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是她和萧军的共同朋友。
她是与鲁迅、徐志摩、张爱玲一样的文字天才。
她是《商市街》、《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作者。
因与萧军的相爱,她用了萧红的笔名,希望是一对小红军共同战斗。
她就是萧红,一个任性、折腾、有才的女人。
历史的资料进行反复的整合拼凑,希望能拼上和解读出她的一生。
虽然这看起来感觉很难。
1
萧红,这是笔名,学名张秀环,出生就注定她是一个苦孩子。
1911年,萧红在黑龙江呼兰县出生,就是《呼兰河传》说的那个地方。
萧红来到人世,在她家,这是一件不太受到欢迎的事。
父亲和祖母对她都是无比的厌恶和排斥,动辄就是打骂。
母亲自觉自己肚子不争气,于是,开始疏远自己的女儿萧红。
1919年,她的母亲感染霍乱病故,第一个最亲的人就这样离她而去。当年,她的继母迎娶到家。
继母对萧红的态度好不到哪里去,8岁的萧红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里不仅讨人嫌,而且不会有任何家人的温暖。
1929年,一直爱着她祖父终于撑不下去了。
祖父去世后,萧红觉得这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依恋都没有了。
这家已经不值得再去留恋。
这一年,萧红18岁了。
2
在萧红看来,自己的父亲就是个魔鬼,这个家庭就是个监狱。
魔鬼把自己许配给当地的汪恩甲。这是个什么鬼啊?只要父亲安排的,她都反对。
她以喝酒、抽烟等方式对抗,父女关系继续恶化。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与表哥陆舜振跑了,两人私奔到了北平过上了同居的求学生活。
这事情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父亲张廷举,因教子无方被从省教育厅秘书职务上炒了鱿鱼。搞教育的自己的还没有搞定,就是这么回事。
——在呼兰上学的张家子弟不堪舆论压力,转学离开家庭。
——家族觉得这是一件大耻辱,断绝经济支持。
——她那个同居的表哥陆舜认怂了,与这个表妹断绝关系。
她的坚持和任性带来后果就这样毫不留情的出现了。
1931年2月,未婚夫汪恩甲追到了北平。
看不到任何转机的萧红,于3月中旬与他一起回到了哈尔滨,同居和抽鸦片。
3
也许就这样,他们能平淡过上一生。
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厄运刚刚开始。
她怀孕了,但是汪恩甲收入也不高,在一起生活真的很困难。
没有钱活不下去了,汪决定回家去一趟。
要钱去。
萧红左等右等还是等不到人。一问,自己家未婚夫被家里扣住了。
扣住的原因就是不满意他搞了个破鞋、家里人不满意她去北平与表哥同居事,直接代表汪恩甲把萧红的婚姻解除了。
萧红是那个时代的战斗机,坚决不干。
于是到法院起诉汪氏家人替自己的未婚夫休妻,这是违法的。
汪恩甲法庭上临阵倒戈说是自己要离的。
法庭判定两人当场离婚。
这一年是1931年,萧红20岁。
4
也许这样,两个人从此陌路不再联系。
但是,又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汪恩甲赶快与萧红道歉,两人又和好了,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对离异的夫妻又在一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旅馆的老板催欠这几个月欠的600多元的食宿费。
这时,萧红怀孕五个月了。
汪恩甲说自己回家取钱。缺了大德了,这个已离婚的未婚夫再也不见人了。
有人说被杀了。估计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反正萧红已绝望透顶,大表哥的临阵退缩、未婚夫仍然靠不住。
这边是临产期快到了,那边的店老板说你再不还钱,我把你卖到妓院去。
5
方法总比问题多。
萧红想到了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
可能是之前就认识,裴馨园多次派不太情愿的萧军去旅馆了解情况,并送上报刊。
萧军对这个快要临产的女人没有任何感觉——臃肿的身躯、苍白的脸庞、潦倒的衣着。
再等等,这两个人就有爱情的影子了。
萧红写了一首诗:
这边树叶绿了
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
去年在北平
正是吃着青杏的时侯
今年我的命运
比青杏还酸。
这是她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
诗歌能撩人,这么悲苦的生活,让萧军好奇起来,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聊聊。
聊到伤心处,萧军想到自己的家庭,年幼就没有母亲,父亲是一个暴力的人。
好了,萧红也是这样的,妈妈去世、疼自己的祖父也去世了,父亲经常打自己。
同命相怜的两个人,相遇,彼此倾心。
萧军说他要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不惜代价,还是没有筹到钱,但是大水把宾馆给淹了,混乱中萧军带着萧红跑了。
6
很快萧红生了一个女孩,送给看门的了,后来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孩子。
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
这一年是1932年,萧红21岁。
她进入最后10年的倒计时。
两人没有较好的收入来源,生活主要靠一点微薄工资和借债过日子。
不过还好,有情饮水饱,感情总体比较融洽,而且两个人迎来了创作黄金期。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
——1933年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1933年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两人在事业上出现越来越好的迹象,从无人问津到著作等身,这是好事情。
7
如果一直这样,他们也许会很幸福。
坏事情是好事情的孪生兄弟,萧军的大男子主义和喜欢玩女人的习惯,在面对面的相处中展露无遗。
在两个人的同居生活中,直面生活的琐碎哪能用诗歌来解决。
萧军讨厌他父亲,但是个性完全继承了萧父的残暴,常对萧红发火,并打过萧红。
萧军经常与外面的女人打情骂俏,在他们分手前几年至少有三个女朋友。
继续折腾吧!
萧红经常去鲁迅那里诉苦,释放心中的压力,许广平最后也有点受不了了。
8
端木蕻良终于出现了。
这是与萧军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他不断对萧红赞美,斯文儒雅。
这样的男子与萧军形成鲜明的对比,萧红爱的天平有点倾斜了。
1938年,她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是萧军的。
她做出一个决定,要与端木蕻良结婚。
端木蕻良也是义无反顾,不顾家人反对。
有时候,我们想不明白的事,不代表当事人也不想不明白。
就这样,这两位带着肚里别的男人的孩子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萧红在婚礼上说:只想过正常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1938年,萧红27岁,还有4年倒计时。
几个月后,这个孩子生下来又夭折了,查了资料,说生下这个孩子萧红看都不看,对外宣布孩子得病死掉了。
又是一个孩子没有了,这就没有牵挂了。
她要想过的岁月静好,可能实现不了。
萧军与她有共同的背景和爱好,可是性格不好、四处留情,萧红最终还是受不了。
这个不顾她怀了别人的孩子,还坚持要娶她的男人性格好,但是是个“胆小鬼、势利鬼、马屁精、一天到晚的装腔作势”。
她也受不了。
他当她朋友的面,鄙夷说怀念鲁迅的文章有什么好怀念的,这也值得写吗?
好吧,人生哪有完美的女人,更没有完美的男人。
9
1940年1月,谱写了她一生最美的华章。
在萧红与端木到香港后,完成《马伯乐》(第一部)、《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这些都是萧红一生的代表作,是她一生最成熟的作品。
1941年7月,萧红因肺病、妇科病和失眠而长期住院。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在医院一片混乱中,她在这样的情况下死去。
萧红永远离开了,年仅31岁。
10
去世前,她亲笔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我们看到了一名女子的一生,每一次都在努力去救赎自己。
在没有安全感的日子了,把自己交付给男人,希望活出样子,却把自己的一生过的糊里糊涂。
在一个缺乏的爱的家庭中,也许萧红已养成了抓一个男人来爱、弥补自己的生活的习惯。
有人说,爱不是女人的全部,是对的。
但是,把爱作为全部的女人,只会把人生下成一盘死棋。
观点无对错,这篇文章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的感想随笔,还望有缘人对其中的谬误宽容、谅解和指出。
此文写了4个小时,阅读大约5分钟,你只需要花1秒钟,点亮下面的“喜欢”,就可收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