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章原本打算写一篇评论,但想了想,对上班族来说,最放松的应当还是日记了罢,而且既然系统默认我这个文集是日记本,那不如来个顺水推舟,也偷个小懒。
今天说起来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临近年关,为了公司的年会跑上跑下。说来也奇怪,我竟然会在这种杂活中觉得一天过得很充实,这在往常是少见的。
想了一会,觉得还是写日记没意思,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我这一天“过得没意思”才会让我觉得“写今天的日记”没意思,不如来讨论一下我对写日记的看法吧。
我小时候也被家人、老师、各种儿童读物鼓励着写日记,但总是写着写着就不想再写了,大抵和我今天的情况一样,“没什么好说的”,更何况那时的思绪虽然活跃但更为有限,这种放弃也是合乎天性的。如今想来,当时的一点一滴也是非常值得回忆的,也许这也是家人、老师鼓励小孩子写日记的原因吧,只是可惜小朋友的日记并不能让人发出“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的感慨。而就目前我的理解,日记的关键其实是在于“有事可记”,如果每天只是写着某月某日,晴,今日早饭吃了……午饭吃了……晚饭吃了……,除了留给数百年后的研究人员考古外,想不出有什么必须要写下这段文字的必要。
所以,不能怪儿时的我坚持不了写日记的习惯,哈哈哈哈。不过,虽然没能坚持写日记,但我从高二开始保持了每年写年记的习惯,现在再去读当初的文字,总感觉应该是当初写的时候基调定太高了,想着“我现在的文字都是给自己老了以后,当下午茶的一部分慢慢品味的”,以至于总是装成熟地从第三视角剖析自己,从大一以后再回看前几年的文字总觉得自己装到中二,装到略显欠揍。这又引申了我一个思考,我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觉得自己相当成熟,但其实每次回忆以前自己做的事情总感觉自己像个小朋友一样稚嫩,难道这是每个人类成长必须经历的熟嫩二象性?不过以我现在的思绪回想起幼儿园时的一些行为依然感觉做的挺好的,那就挺好的吧。
说起来真想回到幼儿园的时候,许多人说只有当一个人当下过得不够美满并且觉得未来不够有希望的时候,才会逃避式地想回到过去,可我似乎对现在的生活以及可预期的未来都还挺满意的,为什么还是那么希望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