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时节,这首熟悉的诗又在我耳畔回荡。是啊,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她,外婆,我心中久久放不下的怀念。
在我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外婆的身影。外婆的个子很高,很瘦。虽然80多岁,但是背还不是很驼,走路也是非常快,不比年轻人差多少。她长着一双大长腿,所以母亲随外婆,我又遗传了我妈。唯一让我不满意的是外婆眼睛小,我妈眼睛更小,我又遗传了我妈。小时候,不懂事,特别不希望长得像外婆的小眼睛,就希望长得像外爷,外爷长得贼帅,浓眉大眼的,就像现在的舅舅。要不然13岁的外婆,不会嫁给19岁的外爷。
外婆嫁给外爷也算是娃娃亲,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改上人(榆林方言:城里人),两家门当户对。外婆从13岁开始就在外爷家生活,一直到大了些才完婚生了我妈姊妹六个。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特别严重,要不然,我妈姊妹的名字还有研究。大姨是第一个孩子叫“信荣”是相信一定会荣华富贵。到了我妈还是女孩,所以得改叫“改荣”得改成男孩。可惜还是没改过来,又生了我三姨得使劲拧一下,所以三姨叫“宁荣”。经过三姨名字一拧,终于拧过来了,生了我大舅,取名“牛荣”,牛气冲天的牛,牛有多牛啊!多么神气的牛。大舅又长得贼帅,遗传外爷的浓眉大眼,所以舅舅在家的地位就特别高,小时候都是外爷驾驾楼(陕北疼孩子方式:把小孩的两腿分开骑在大人脖子上)。母凭子贵,外婆终于生下男孩,地位也一下提高了不少。之后又接连生了老五,就是我四姨,名字随便起,叫“五荣”,最后生了我二舅,叫“六荣”,遗传了我外婆的基因,但是比几个女子要好看一些。
外婆的一生特别平凡,她没有做过任何丰功伟绩,对她来说生了六个孩子是她最大的荣耀。外婆善良了一辈子,只要有人提起“刘炳秀”,都用“善人”来形容。一辈子从来没有和谁争吵过,红过脸。刚过门听婆婆的,后来就听外爷指挥,再后来就听儿子的。外婆的一生是幸福的,子嗣有几十号人,儿孙满堂。享年83岁。
二0一七年农历八月初四。我怀念的外婆与世长辞。那年我正怀着我儿子,即将临盆。就这样,我连最后一眼都没有见到外婆。八月初八我生的儿子。母亲八月初八带着悲痛伺候我坐月子。我发现母亲偷偷哭了好多次,因为外婆是带着遗憾走的。走的时候,我妈姊妹一直陪在身边,唯有我四姨不在。四姨和四姨夫做生意赔了很多钱,借巨额高利贷,家也不敢回,外婆都十几年没见了,四姨四姨夫害怕暴露行踪,电话也未曾给外婆打过。外婆时常气愤的说:“我没有这个四女子,就当死了!”气归气,外婆临去世时手里紧紧握着一卷钱,钱外面卷着四姨一家的合照,用庙里求来的花色绳捆着。外婆昏迷时,母亲就假装是四姨,说她回来了,但是外婆还是含泪离开人世。
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清晰的记忆总离不开外婆的身影。小时候,只要我妈农忙,忙不过来,外婆就来我们家。我们就享受外婆做的美食。外婆做饭最拿手,面条子擀的又长又均匀。味道也不错。比起平时吃我妈瞎糊弄的饭,外婆做的饭真是人间美味,就比如我妈做的洋芋叉叉一半生一半熟,外婆就不会瞎糊弄,她还会给我们拌个黄瓜菜,或者莲花菜。小时候我们家人多,伙食也不好,就经常去外婆家蹭饭,估计至少一礼拜去一次。每次去了,外爷就招呼外婆赶紧给我们做好吃的款待我们。除了吃以外,还给我们里里外外衣服洗刷一遍。再带上做好的好吃的才放我们回家,还千叮咛万嘱咐:过两天再来。
成年后,我每年带着好吃的去看外婆。一直到成家立业,我还是每年都去。因为最疼爱我的外爷去世,我得多陪陪外婆,于是我就有事没事的往外婆家跑。我生第一个孩子那天也还是一大早去了外婆家蹭了顿饭。记得那天天气还有点凉,大约五六点的时候,我的羊水就破了,家里人就赶紧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往医院赶,结果医院还没开门。我妈说:“先去你外婆家走,等上班了再来!”外婆家离医院很近,大约50米的距离,母亲扶着我,我忍着疼痛一步步走到外婆家。外婆见我疼的厉害就安慰我:“别害怕,离生还早着了,我先给你做点吃的。”我惊愕的看了一眼外婆,心想:我都羊水破了,外婆还不慌不忙让我吃饭。后来才知道外婆给我做的挂面跌鸡蛋是为了我生孩子有劲才吃的。我生头胎,费时间了些,整整生了一天,外婆就陪我在医院了一天,母亲催促了好几次让她先回去,年龄大了吃不消的,固执的外婆,就是不听劝。一直等我们女子呱呱坠地,听说是女子还安慰我说:“先开花后结果,她生的六个孩子,头胎都是女孩。”见我终于生下了,赶紧一会回去给我熬米汤,一会又给我送煮挂面来,接近八十岁的老人,守了一天,来来回回跑了七八趟。母亲心疼外婆劝她家里休息着,但是外婆所有的孙子外孙子,以至于重孙辈,她都是一个个忙活的见证过来。外婆最大的幸福就是家里添人口。最大的遗憾就是最后一面没有见到四姨。唯一小小的心愿是想过个八十大寿,我妈们姊妹怕对外婆不利,没有给过。
又逢一个清明节,心里那份怀念不由想起。我和母亲还有舅舅家的孩子一起给外婆外爷烧纸。穿过乡间的小路,爬过好几座山,来到墓地。我们把外婆外爷平时爱吃的摆放坟上,点燃三炷香,各自烧了纸钱和黄纸,行完跪拜礼后。我的思绪随着母亲点好的纸钱飘逸着,由于纸钱太多,母亲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母亲每到给外婆外爷烧纸就好好哭一场,我们也跟着流眼泪。随着火势越来越旺,风不时地将灰吹起,烘烤着我,让我通身暖和。我也学着母亲的模样将纸元宝,以及外婆最爱穿的纸花衣都捎给外婆。凝望着那缕缕青烟,带着我们的祝福和缅怀向她住的天堂飘去。愿外婆天堂没有疾病,只有幸福和平安,愿她天堂的路到处开满鲜花,以慰外婆辛苦一生。愿百年后的这片土地里有外婆的一抹地方,那是甜的。愿她的人生少些遗憾,多些希望,多些快乐,少些忧愁。
亲外孙女凌晨12点37分悼念外婆,缅怀亲爱的外婆发此一文。同时祝愿天下老人平安健康,儿孙满堂,幸福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