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进入大学后,我们大多数人会进入一个莫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既怀着自由的不被束缚的轻松感;另一方面,我们又容易陷入一种不知路在何方的迷茫感。在这两种情感的夹缝之下,我们表面上似乎一天天的习惯了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实际上,我们却常常陷入对自身价值的疑惑之中。这时候,有些人会说:“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路是走出来的。”但是也会有人持反对观点,认为,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标准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对于一个目标不甚清晰的人来说,所谓的“一点点”又应该是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组的汤伟同学为我们解答。
2. 我们终于认清了关于“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争论,接下来我会问大家一个灵魂提问:同学,你最近忙吗?先说说我吧,开学到现在已经是第五周了,我身边的同学、室友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无一例外的回答,都是“忙”。而当我问到下一个问题,“你们都在忙些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同样有很多人,说出了他们更加真实的想法,的确很忙,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忙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通俗的讲就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撞到的是哪一面墙壁。今天我们小组还将围绕着“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这个话题来讨论。竭力为大家讨论出一个对这个问题相对客观的回答,希望能够为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首先,我们要明晰“忙”的定义。
事情多,没空闲:忙乱。忙活。忙碌。手忙脚乱。
急迫,急速地做:忙于(忙着做某方面的事情)。不慌不忙。
而显而易见的,忙有两种偏义的解释,一种是有计划的的做事情;另一种则是缺少规划的乱做事情。但是,在面对上述的那种空虚感、迷茫感时,我们不约而同地以“忙”来应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忙真的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能够解决我们所有的困扰?接下来,有请杨紫蕤同学为我们解读。
综上而言,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大体的结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规划、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辩证思考。在我看来对于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所遭遇的事情也不同,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要朝着一个坚定的目标前进,因而每天都急于成功;有些人可能更加欣赏慢节奏的生活,喜欢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小确信。我们不能说,他们两者谁对谁错,我们只能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而针对第二个问题,也是应该辩证的看待,如果你忙于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事情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前提下继续努力,如果听过听了今天的一席话,你突然惊醒:原来我忙的这些事情对我毫无意义,那么我们也希望你能及时返回正确的道路。就像这一张PPT上所说的,内涵的丰富来自于对生命完整意义的追求,我们追求的方式不同,但是往往都朝着梦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