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我的开学第一课,从这周一才缓缓拉开序幕。
课堂里其中一个环节,我让学生们列举一件暑假里看到的、听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然后说一说这件事与高中政治课会有什么关系?
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暑假,我去办材料,刚好遇上了同学。排队的人很多,于是我给了同学10元钱,就成功插队了。我觉得这和经济生活有点关系:第一,时间就是金钱,我花了钱可是我节省了时间;第二,体现合作共赢。”
班上的同学笑声连连,听众中有人评价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我的脑子在飞速地转着,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我开始与这个男生对话:“你给了同学钱,所以你插队成功了,的确是节省了时间,可为什么你说是共赢吗?”
他说:“他需要钱,我需要赶快办好这件事,我们俩一合作,不是各取所需,实现共赢吗?”
我接着问:“你觉得这很公平吗?”说罢,我把头转向了全班学生:“你们也觉得是公平吗?”
他笑着,未答。
其他同学里,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不公平啊,其他人都排队,你插队就是对其他等待的人不公平啊!”
“可是我给了钱了!”男生辩驳道。
“可是你又不是给所有排队的人钱了。”其他学生里的声音大了起来。
我说:“是呀,你给同学钱插队,这对其他耐心等候的人很不公平呢。所以,这样的行为能是合作共赢吗?”
他笑着低下头。
接着我又问全班同学:“如果他给每个排队的人都付了钱,他就可以插队了吗?”……
中学生已经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金钱观,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地引导呢?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社会生活呢?
我想,这个话题不是上一两次政治课就可以解决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实践后,慢慢累积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