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找春联的教案,其实我第一次看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的简单。内容结构都很清晰,当作一篇知识性的课文请教,课后要求课文中出现的春联要背诵,所以我们选择了背诵第一个自然段。没想到在平时看的视频链接中偶然看到了孙双金老师的春联课堂实录。一点开便被精彩所吸引,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了,真的是觉得差距特别大。
与我教的春联有几个不同。孙老师在教语文,我在教课文。孙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我直接把知识抛给大家,让大家去记忆。孙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总结春联的特点。而我是让大家在课文中找。很显然,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要更深刻。孙老师不断挑战孩子们的智慧极限!在他的引领下,大家真的是越来越聪明。而我浅尝辄止,点到即止。孙老师最后说这就是文化。又想到了王崧舟老师讲枫桥夜泊时最后说,让孩子把文化的根留住。
薛瑞萍老师在书中说要让孩子们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要让孩子们的耳朵浸泡在书声中。朗读课上,无论我们读多少,浸泡都不够啊!而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捧起书来,独自阅读。
今天我们用三节课的时间,让读得相对比较好的同学上台朗读,阁楼精灵中一个比较长的故事。整整三节课才读完,而只是进行了特别简单的分析,时间浪费不起啊,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奢侈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为了给孩子们一些指导,所以孩子们要读的书我一定会先读,而且一定要读明白,这样才能给孩子们一些比较清晰的指导,我在读这一章的故事的时候,读了三遍才明白,也许是当时心情比较烦躁?这个故事,孩子们周末的时候在家已经读过了,之所以让大家再读,我觉得第二遍一定跟第一遍感觉不同吧。我想听听大家的感受,所以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在台上读书的孩子以我读书开头写一写。没有读听的孩子以我听别人读开头写一写。
做很多事的时候不敢放手,有些担忧,读了名师的书,有一些理论方面的指导作为依据,就可以大胆的去做了。
晚上读朋友的一篇,关于指导孩子们写安徒生童话的摘抄。真是受益匪浅,很多概念又在头脑中清晰了。她总说,她从我这儿汲取到了力量,而我真的是总能在她的文字中读到很多启发,豁然开朗的感觉。真希望生命中多一些这样的朋友。
关于孩子们的读书笔记,我们总希望有精彩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深刻的感受,鱼和熊掌兼得。但实际上想想,那可能吗?如果是那样,孩子们读书还需要指导吗?作为小学阶段,如何对一个故事或者多个故事进行赏析,越追求的多,越无所得!真是不妨从一个小的点出发去思考,比如就找找比喻句。有的孩子在摘抄中也会找一些比喻句,说实话,有些比喻还真是让我,费了一些心思去思考,这到底是不是比喻。而且关于分析,比如说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个也是需要思考的,很多孩子胡乱写,不进行思考的话,还真是不一定能写对。也许我们把比喻这个概念告诉他,真是不如让她,找较多的比喻进行简单的赏析之后,这个概念比较直观的呈现在他的脑海里,然后深深的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