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全国小语‘同题异构’推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观摩活动在洛阳市第一实验小学龙康校区胜利召开。在教研室梁艳老师的有序组织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优仕树人小学部语文组一行六人有幸参会。活动中与会专家一节节丰富生动、别开生面的课让我们得悟得法,受益匪浅。
著名特级教师姜树华示范课《带刺的朋友》第一课时,依据语文双主线,关注知识主线,化整为零,以3组不同层次的词串由浅入深走进文本,以“读、听、品、复述”四种方式来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场景描写,抓住刺猬的动作词,有序进行概括,在反复扎实地复述“偷枣”过程中,指导学生把场景描述的完整、精炼又有序。读文段,品词语,从一个词、一句话入手,培养学生捕捉信息能力,最后让学生走进角色,以刺猬家族的观点,对小刺猬的“偷枣行为”进行点评,增强孩子们的感受力,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黄国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省小语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特级教师。他把短短三百多字的小小说《在柏林》进行了高文低教。教学时,他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理解小小说中的人物和细节描写,让学生从“小”中见“大”。战争题材的课文虽然沉重,但是黄老师肃穆中饱含深情,最后朗诵《石壕吏》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老师们。
漯河市优秀青年教师荆真真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以自身深厚的语文功底、幽默亲切的语言使随文识字变的生动起来。例如在区分识字“藤”与“腾”时,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连词,“言”字的教学结合字理编读儿歌,真正做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从儿童的角度去施教,荆老师这节课帮助学生种下一颗兴趣识字的种子,相信孩子们一定收获了累累硕果。
儿童是课堂的主体,要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学汉字,史春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同一节课《我要的是葫芦》。汉字是音、行、义的结合,识字教学中她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对比识字,与生活建立链接,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和兴趣。同一节课上出了别样的精彩。
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同题异构的课堂进行辩课,让我们认识到了统编教材的识字类教学目标: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去识字,关注汉字思维与儿童思维相结合。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让学生产生识字兴趣。随文识字,与文本巧妙结合,吟古识今。
"一切语景皆情语也"。枯藤老树,古道西风,昏鸦瘦马,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浪迹天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带领孩子们三步学元曲《天净沙.秋思》:胖读、瘦读,创读,完美演绎这首秋之绝唱。
之后盛新凤老师的讲座又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雅学语文、和美语文。雅学是诗之学、和之学、美之学、用之学;和美语文是诗意,是求和,是尚美,是导练。雅学和美,至高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下午两位特级教师魏星老师和李伟忠老师依次向大家呈现了同课异构的课堂《清平乐 村居》,悠然温馨的乡村田园气息扑面而来。两位老师一个幽默感染,一个活动演绎,都站在儿童的本位,完美诠释了统编教材背景下古诗新的教学方法。辩课环节两位老师提出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不求甚解,一定会背;儿童本位,想象画面,帮助理解。
听课时,大家认真做好笔记,生怕漏掉什么,辩课环节积极和老师互动提问。听课结束后,我们抽出晚上时间召开“小圆桌”会议,围在一起研讨,交流,分享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和新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这些专家的课都很接地气,可学可用的地方很多。专家的讲座也是干货满满,这次真是不虚此行。
兴尽晚回归,今天下午,所有课程结束后,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去的路上,六人按照低中高学段分工合作,商讨从何入手回去给老师们进行二次培训,急于想把学到的分享给其余的老师们。
这真是一次愉快又充实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