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利用观察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溶解的主要特性,通过两组实验的观察,学生能基本总结出溶解的特性。通过猜测、实验验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实验步骤,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高锰酸钾,就是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并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对比,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溶解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后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在点滴中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在不断探究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首先,我以回顾导入,引出问题“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学生能回答的就是它溶解了,然后我就请学生把这个过程详细说一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想象,同时激发他们对食盐溶解过程的探究欲望。
接着引导学生选择有颜色能溶解的物质进行研究,问他们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研究对象,学生能回答到鸡精,红糖,水果糖等。问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将科学探究对象生活化,也期望他们能在家进行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认识高锰酸钾,需要注意的是,高锰酸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化学物质,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安全教育是第一位。然后观察高锰酸钾晶体,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
接下来,进一步对食盐、高锰酸钾、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探究这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实验发现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没有留下颗粒、可以均匀分布、不能用过滤或沉降方法分离,并得出这类物质就属于溶解;反之,像沙、面粉这类物质就属于未溶解。学生了解这一概念后,课延伸:结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呢?
在本节课中,值得分享的是我觉得比较不足的是1、学生在描述高锰酸钾溶解过程时,描述得不太清楚,学生大都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我也在思考到底怎样的描述才是准确的。我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观察描述,只要他的描述是基于准确的观察。语言表达应该基于学生的理解。
2.在某些班我观察到有的小组是将高锰酸钾溶解的整个过程做完后才开始记录,这样记录的话就会有回忆的成分,而不完全基于观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做完一步马上观察记录,记录完再做下一步.放水中观察记录。边搅拌边观察记录。静置一会儿观察记录。
备注:在改记录本时,发现整个过程做完后才开始记录的小组不一定没有观察仔细,他们反而能从整体去描述高锰酸钾溶解的全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任务,而记录本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工具。
3.在引入环节该创设怎样的情景以聚焦探究问题,才能去教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参与课堂。单纯的回顾提问食盐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这样的引入获得的课堂效果并不好。
我想创设以下的情景。
1.引入演示请同学们看着一朵开在水中的花
2.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这种物质在水中是否
溶解。
3.提问。这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是怎样的?
4.带着问题对这种物质进行观察计划和观察实验记录。学生需要思考的是为了能够详细看到并描述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就需要有详细的观察步骤。
5.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交流。
6.总结,延伸想象,食盐在水中可能是怎样溶解的?
还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物质来研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对比总结四种物质加深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改变了老师教步骤,学生照着做的教学方法。而是出发学生带着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所以需要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