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真的老了,因为脑淤血的后遗症,现在需要坐在轮椅上,说话也不清楚,已经很久没有直视身边的人。但是,曾经的老王可不是这样。说起对老王的印象,还要回到30几年前。
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初次见老王是在他的家里,他算是妈妈远房亲戚。印象里,当时的他看着是年轻的,但是散发的气息却是忧愁的,不怎么说话,也不大热情,瘦瘦的挺直身板。后来陆陆续续从妈妈那里听到各种关于老王的信息。
那时的他日子过得真苦,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住在小小的茅草房里,冬天的北方,夜晚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时候,屋子里也是冷的。那时的老王只有两条裤子,洗了这条穿那条。因为日子总是缺东少西,家庭也难说和睦,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能燃起家庭战火。忙于生计,顾不上两个儿子的学业,就那么散养着,儿子们的学习差强人意,但是老王和他的妻子本也没指望孩子们学业有成,也就随他们去了。
借钱也是少不了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老王也会出去借钱。但是能借的也只有那么两户人家。一户是他的妹妹,但是妹妹在家里话语权不是很足,所以每次老王借钱,妹妹的家里不大不小的也会发生矛盾。老王当然知道自己给妹妹填了麻烦,可是怎么办呢,日子总要过下去。另一户能借钱的人家是不远处相处还算好的邻居,可是邻居家也不富裕,所以老王轻易不开口,每次开口内心也蛮内疚。
日子太苦了,每一分钱都要掰开花,精打细算得过日子,所以当老王发现他的小儿子偷偷拿了家里的5毛钱去买了零食,生气得教训了他一顿。孩子放生大哭的时候,老王的心理又怎么不难过呢。
好在,艰难的生活没有磨灭老王要过好日子的雄心壮志,终于在这一年的某一天,老王决定日子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不这样能怎么样呢?老王去做了一个走街串巷“收破烂的”人,虽然他的右腿稍有些跛,但是好在妹妹支持了他一辆脚蹬的小平板车。于是,一个并不是太波澜壮阔的创业旅程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