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 星期二 晴
前段日子朋友小刘跟我说了一个事儿。她说,她的前任消失几年了,家人都找不到他,真是死不见尸、活不见人。小刘曾经非常爱这个风趣幽默的前男友,如果不是因为家人的反对,他们早就结婚生子了。小刘说自己万万没想到以前非常精明能干的前任竟然会落得如此地步。听说是借了很多网贷,现在还不上了,人也消失了,生死不明。
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声叹息。在生活中遇到几个网贷的朋友,就明白了网贷的可怕,简直像个黑洞一样,一旦进入里面,真是会让人陷入无限的黑暗与无尽的痛苦中。
网贷额度普遍不高,一般只有几千块钱,为什么最终会酿成那么多的悲剧呢?其实不光是小刘的前任,我们随便在网上一搜就会发现,很多这种网贷的悲剧最初都是由几千块的小额借贷开始的。但这个就是平台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先让人享受提前消费的好处,再让人背上沉重的利息。利息就像雪球会越滚越大。
举个例子:某人在某平台申请了分期产品,因为逾期,还要交滞纳金。借款本金6000元,但是现在要还1.3万,利息高达30%。也就是说,他在此平台借款1万,一个月后滞纳金的利息金额就是10000*1%*30=3000元,一年就可滚到36000元,年利息高达36%。
其实年利率超过36%的都属于高利贷!可以不还的,贷款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属于当事人自由处置的空间。就是说24%-36%之间的利息,可还可不还。而24%以内,是合法利率区间,要还!利息超过24%的不受法律保护,超过36%的可以直接报警。
而面对巨额网络贷款的利息,有些人自身不具备偿还能力,还会被列入“黑名单”体系影响个人征信;同时高额利息以及相关的违约金容易导致借款人走投无路,再加上网贷催收的恐吓,如果不堪忍受折磨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人间悲剧!
很多网贷都非常具有迷惑性,都是打着低利息、无抵押、无担保的幌子,让人一步步走向深渊,最终无法自拔。只要有了第一笔网贷,借款人就身不由己了,这雪球会越滚越大,最终会压死自己,就注定了全面崩盘的结局。
很多借款人为了偿还网贷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但这并不是解决困难的根本方法。借新的贷款会形成新的贷款利息,尤其是互联网贷款利息较高,用户承受的还款压力会越来越大,促使“小债变巨债”,此后不能自拔。
在这个日益见长的焦虑时代,不少人通过消费来缓解和掩盖内心的空虚和无聊,而欲望的阀门一旦打开,贷款的各种诱惑就会随之而来。而一旦掉进网贷的漩涡,很少有人能够及早抽身。有媒体称网络现金贷为毒品,再恰当不过。
随之而来的,只能去好几个平台借款补窟窿,拆东墙补西墙。后果就是,窟窿越补越大,高额的债务向滚雪球一样向你袭来,直到把他跟亲人压得再也动弹不得。在网贷陷阱的深渊里回望着借款人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催收!
是啊!网贷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催收,一旦发生逾期,再面临征信问题的时候,还将面临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催收问题。网贷的催收真是五花八门,反正都不是依法依规的,有电话短信催收,爆破通讯录、语音威胁、上门催收等等。
我有位朋友生意失败,病急乱投医,就在网上借贷。这对于急需用钱的人来说,不需要签订合同,没有繁琐的程序就能轻松借到钱,确实是一种选择,但因利息太高,无力还贷,于是在征信系统里留下记录,这也影响到她申请房贷、车贷、消费贷等个人贷款。同时还遇到了各种催收。
首先会频繁的给她打骚扰电话,凌晨也不让她和家人好好休息。甚至联系她的亲朋好友、她的家人、单位同事,来给她施压。我都曾接到过,电话里第一句总是:你是某某某的朋友吗?然后就是一通威胁的话语。还给单位领导、科室打电话,真的是狂轰乱炸,把单位同事都整疯了。
续而发恐吓短信,说她犯了欺骗罪,马上会有公安和警察逮捕她,要把她的资料转交给她户籍地的办事处,会有警察去她家拍照取证调查。
网贷平台的人还不停地打12345等电话投诉她,诬陷她,想把她的工作给弄丢。还向相关部门匿名举报她违法犯罪的事情,把她名声搞臭,让她在单位抬不起头来。网贷平台轰炸通讯录、伪造律师函、伪造犯罪证明等,这些电影里看到的桥段在现实中居然全都真实发生了。
网贷是当下这个时代最恐怖的交易,网贷就好比是新型鸦片,谁碰谁上瘾!远离网贷,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