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序言
第1章、自我欺骗的人类
第2章、出版业中的黑天鹅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塔布勒的作品,这位在07年即预测了08年的金融危机的作家,在序言中对整本书的内容作了简要的概括,提出了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后可预测性的事件。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揭示对随机事件的无视,尤其是离差很大的随机事件。人类固有的习性决定了我们过度专注于已知的知识,并对自己的预测过于自大,进而是不可能预测不确定事件的。我们的世界总的来说是由黑天鹅事件主导的,在任何一个行业,无处不在,发生的概率小,但影响很大,即便将来我们的知识与技术日益发展,但对预测却并没有任何的帮助,我们仍会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而且我们是拒绝认识到这些局限性的。在序言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柏拉图化(只关注那些纯粹而有明确定义的形式而导致的错误),柏拉图边界是柏拉图式的思维与混乱的现实交锋的爆炸性边界,也黑天鹅事件也正是在这个边界产生。
第一章,作者从黎凡特人的起源与黎巴嫩冲突讲起,从自身经历谈起,战时夏伊勒写的《柏林日记》记载的是当时发生的事件,是在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情况下写的书,当时的信息并没有被接下来的结果破坏,有一个固定的视角,没有修改过的,可把这样的事件放在它们原本的环境中研究才更有价值。由此,作者总结了对待历史问题的三重迷雾:假想的理解,反省的偏差,高估事实性信息的价值。我们的大脑认为所有的事件都是可以预测的,并且拒绝接受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黎凡特人的复杂性不是特有的,所有人的天性必如此。对于历史,我们是喜欢后视的,虽然历史发生前有许多事件,但我们只会记住也只选择记住日后对于我们理解历史有帮助的与事实相符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是极小一部分的,我们记忆容量有限,且喜欢过滤扭曲信息。作者认为即使是很聪明的人和掌握大量的信息的人在预测上也并不一定占有优势,只不是这一类人会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知道的多,如同出租车司机知道自己不是专家一样,就因为他们是专家,所以他们应该知道的多,应该预测的准确。只是“因为是…所以会…”之类的柏拉图化的表现。作者在87年市场崩盘后彻底摆脱了经济上的欲望,这次事件的冲击,让作者也认识到要管好自己,只做少量密集的工作,摒弃其他无关的信息与应酬,且无需对别人做出任何的解释。这一点来说是可取的,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没有系统性,并不能对我们的预测带来任何的帮助,反倒信息的过多会干扰真正有用信息的提示作用,对决策也是有影响的。
第二章,叶夫根妮娅的成功是出版业中的黑天鹅,历时五年,写作方式不同于主流,这样成功的个案在事后竟被解释为天分。但就当时的出版商而言,这样非主流的写作方式,用词奇特的书籍断不会成功,而且做出这样预测的是很有出版经验的人的结论,对那个行业有发言权的人是为何在五年后重新做出了天分的发现的呢?他们难道忘记了在之前对这些书的不屑一顾吗?这样的成功事件也正是黑天鹅事件上不可预测的很好证明,当然,事后可解释也是符合黑天鹅事件的。人们不承认自己没有预测到,当真正发生了的时候,人们又会赋予黑天鹅事件各种各样的“故事”,就好像之前已经预测到了一样,对过往的结论完全是无视的,人性使然。这也说明,即使是很专业知识,很有经验的人,在黑天鹅事件上也是完全无法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