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可怕的:小学初中都是学霸,到了高中成绩就直线下降

前不久,听闻身边某个学霸,小学、初中都是年级佼佼者,高考却只考了400多分。众人都替她惋惜,也十分好奇:这孩子高中到底经历了什么,让她一步步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凭借个人经验推断,是家长的“高压管教”失效了,无论你痛打还是臭骂,可孩子就不吃这一套,反而要“复仇”:你小学、初中就一直这样逼我?我就不学,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若真是这样,问题还出在小学、初中的管教方式上。孩子小学、初中的辉煌成绩,全都是建立在父母的外力驱使上,而非孩子的内在驱动造就。

上了高中,外驱力失效,内驱力不足,就会导致上述的问题。

当然了,仅凭主观判断,难免有些片面。于是乎,翻阅了许多资料,查看了许多孩子教育的书籍。

这让我发现,小学、初中都是学霸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绩直线下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高中知识点太难,孩子未能及时学懂,导致最后自暴自弃。

小学、初中知识点相对较简单,孩子只要课堂上专心听,课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要学好相对容易。

到了高中,随着知识点加深,难度加大,孩子学习起来更吃力了。即便努力了,有时未必就凑效。

孩子遇到一个个难题,大部分家长无法辅导,又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孩子的知识点会渐渐出现断层。

此时,若是疏于管理,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学习的自信,丧失学习的动力,变得破罐子破摔。

若是这样的问题,让及时孩子调整学习状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否则,越到后面的知识,孩子越学不懂,越学不懂就越厌学,形成了恶性循环。时间拖久了,要再补救,那就晚了。

二、孩子高中谈恋爱,心思不在学习上,导致学习直线下滑。

对于孩子高中恋爱这样的问题,也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发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要事优先”的道理。

这里的要事优先,也就是说,要先把学习搞好,一门心思地读书。至于对异性的好感以及追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和读书相比,需要先缓一缓。

为平衡二者的关系,具体的处理办法是,恋爱双方可以有个约定,比如上了大学再谈恋爱。

到那时,个人的自控力增强,学习功课和恋爱可以同步进行,影响也就不会那么大了。

毕竟,这样的恋爱也才算得上是真爱。学业有成了,才能对彼此负责;学无所成,则是给相爱的双方添麻烦。

三、孩子内驱力不足,缺乏学习动力。

小学、初中的学习,更多的学生可能依靠外驱力学习。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管教,孩子心智的不成熟,使他们无力反抗,只得认真学、好好学、专心学。

从这个角度看,取得优秀的成绩,甚至成为学霸,也只需要自己努力些,或是方法更得当,就可以实现。

到了高中,孩子的心智更成熟了,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了。这时候的他们,对自主权、选择权的渴望都更强了。

父母呢,可能也会想着,孩子大了,会自己学习了,或是觉得要放手了,让他自己去奔跑,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得了。

却万万想不到,此刻的孩子,就像出了笼子的鸟儿,天高任意飞。约束突然少了,自律性又不强,渐渐地,迷上了游戏,沉迷于电视剧,贪恋于美色……

于是乎,学习就走了下坡路,越走越刹不住车,家长想拦也拦不住,直至孩子跌到谷底。

若是这样的情况,从小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而不是进行“打骂式教育”或“物质奖励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之,孩子小学、初中都是学霸,到了高中成绩直线化下滑,有各方面的原因。遇到问题,家长都会很焦虑。

不过,比起焦虑,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