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思绪飘飞,我想知道未立文字之前的历史。
在同一片天空和土地下,曾经生活着不同的人。同一片地脉可能经过不同的变化。
无数人仰望过星空,发出天问。我们打开神话故事就能看到古人的想象。诸天神佛尽在其中。
《黄帝内经》提到上古时代的人,也许也是离他们几千年而已。而每个朝代很多诗人都在寻找古迹。
"生来不有"。第一个进化成功的人它在思考什么呢?怀古只是寻根吗?现在的我们通过考古和经典书籍来了解历史和古代,了解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人。
民风、民俗,我们生来就有的很多习俗是古代一代代传下来的。
古代不代表旧,很多纯朴的东西就像水一样。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根,我们的根就是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它蕴含了道德和血脉。
李白的诗想描绘古代的月亮,李白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古人。更古的关于月亮的传说是嫦娥。而现在中秋节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另一位古人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的震撼在于我们只能看到当下的激流,看不到过去,亦看不到未来。古人只能精神层面交流,而未来,我们却成为古人。
文化像是线性的迭代,我们更像是古代树根中延伸出的枝繁叶茂。
古代还没有现代文明和机器,一切极致的事物靠匠心、至诚和勤勉,很多东西即使现代工艺也复原不了。
古代的文章之所以精简,更深的原因是笔墨纸贵,惜字如金,精简是为了竹简能承载更多文字。当下我们更应该珍惜此刻的文明,一个小本子就能记录古代超过五车的竹简了。这不是学富五车,我们要铭记过去,才能珍惜当代。
这个时代因为各种工具的便利性和文化大爆炸,专心至学的人反而少了,太轻易得到不珍惜,现在面临的知识是太多而不是太少。作家们写作也不需要考虑节省笔墨纸张了,文体以臃肿为主。
一篇文章如果裁几遍应该也能瘦身很多。
古,可爱的人,苦难的你,辉煌的你,只能在书中与你相遇,谢谢你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