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是活在焦虑与平静之间,反反复复的焦虑,又反反复复的通过自我疗愈变得平静,说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也不为过。
兴致来时可以自律又清醒,兴致去时躺平摆烂,美其名放松自己,只有自己知道,只是在不满足于现状与安于现状之间反复折腾自己。
以前看那句话:“到底怎么过才能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时也会陷入沉思,不禁自问,如何走才可以配得上这一路的艰苦,现在回想,着实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我承认二十五岁以前确实称得上颠沛流离,生活也过得紧紧巴巴,这两年慢慢好点了,反而没有以前的那股干劲了,也可能人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一边扑通扑通想折腾,另一边又在环境的池子里动弹不得。
好多时候我也会想,焦虑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对自己还有所求,对生活还有所期待,对现状还有所不满,所以会焦虑,会慌张,其实想想也是一件好事,水满则溢,适度的焦虑没什么不好,只是别太过分就行。
今年过来对自己要求没那么高,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却也觉得可以接受,钱可以慢慢赚,但是生活不好好感受,则是过一天少一天,接受现在的自己,再慢慢去向上生长,向内探求,这样也挺好的。
现在也明白本身人与人之间是没啥可比性的,倘若真的要比,就跟眼前的自己比,只要自己觉得每天过得开心惬意就行,没必要活在与别人的比较里,各人有各人的过法,也许此刻你也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也说不定。
好好睡觉按时吃饭,用心生活就好,接受最平凡且平庸的自己,再努力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大人,无愧于心地去做想做的每一件事,这就是最好的自己。
我们并不是要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是要最好的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