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日常生活中烦恼,十之八九是因为欲望大过了能力。因此,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控制和削减自己的欲望,也许是比较明智的做法。毕竟,在我们占有和支配物质的同时,也被物质占有和支配了。
当我们被超过自己能力的身外之物占有和支配,自由就会丧失,快乐就被剥夺。
也许,所谓极简生活,就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物质支配后,在恐惧之下做出的极端反应。更中庸的做法,也许是简化。
简化的目标,应该是平衡,身心平衡和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身心平衡,就是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就是控制感、愉悦感、和满足感。想要获得这种感觉,应该对“必需”有清晰地认知。
我们的需要很多,但是,如果我们用必须的标准去自习雕琢需要,会发现剩下的并不多。无论是维系生存还是满足对快感的追逐,当我们完全专注于满足这种状态本身时,会发现,我们真正用来形成满足感的物质少到让自己吃惊。
《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在创作时,只需要一张一平米大小的书桌、一盏台灯、稿纸或者电脑。成名之后,他换了一张“配得上一流作家身份”的宽大如床的胡桃木书桌,但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巨大豪华的书桌反而成了创作的阻碍。不久,他就换回了小书桌。
最低限度的满足,或者说满足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物质,可能是凸显需要本身、让我们专注于需要本身、保证需要不被异化的真正法门。
从本质上来看,任何物质,只有在可以增进我们的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以必需、必要为标准去压缩物质的数量,其实就是为我们在精力、体力、时间上制造冗余,让我们更充分地享受舒适、从容、富足的精神生活。
有人说: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灵魂;就是在不断的删繁就简的生活中,修炼出富足的心灵。
其实,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自我成长、职业成就上,抑或在爱好、社交上,简化都是基本原则。任何时候,当你觉得不是自己在控制生活,而是被生活中的物质、事务、关系、面子等等所控制,那么,停下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你的欲望是不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看看你的生活是不是需要简化了。
简化,是通往自由的必由之路。简单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