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
在很多西方文学作品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作者对贫穷的赞颂,这种贫穷跟现在世俗所理解的不一样,不是那种“朝不保夕、捉襟见肘”的悲凉,而是一种“贫寒却温馨,拮据却满足”的快乐。
曾经有一个童话故事这样写道:
从前,有一对很穷很穷的夫妇,但却活得很快乐。他们的富人邻居很有钱,却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出于嫉妒,富人送给了穷人夫妇一大笔钱,从此穷人家里再也没有了笑声。
放到现在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故事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对现代人来说,金钱,除了象征购买力,可以带来物欲的满足以及尊严感以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带来安全感。
难道一个衣食无忧、不用担心未来,即使出现重大灾变,也不致一夜返贫的富人,不应该比那些时时活在恐慌中的穷人更有安全感,从而更加快乐吗?
那天,在东方艺术中心,我有幸经历了一场“声影”红色艺术之旅(注1),也再一次领略了一种“悖论”的魅力,那就是,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依然可以拥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镜头里,舞台上,不管是被塑造出来的那些经典角色,还是塑造他们的那些艺术家们本身,艰难岁月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精神,反而激发了他们蓬勃的斗志。艰苦奋斗真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实实在在践行着的信仰。对他们而言,艰苦奋斗是物尽其用的创造,是齐心协力的合作,是战胜一切的决心。
放眼望去,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从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到驰骋万里的铁路网络,再到制作精良、堪称经典的影视作品,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理想主义情怀,哪一件都不可能实现吧?
我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不知困难为何物,始终视问题为挑战的呢?
下一篇我会谈谈我的思考。
注1:“声影”是由上影集团演员剧团策划的演出,围绕《南昌起义》、《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多部红色经典电影,请来了秦怡、袁岳、牛犇、何政军等多位表演艺术家,用朗诵、多媒体等艺术形式,在建军90周年之际,向人民子弟兵和革命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