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观念中,人们总对股票投资者有一种莫名的偏见。给他们贴上一些诸如“不务正业”“赌博”之类的标签。
那么,炒股是不务正业吗?
如果一个人不懂股票,不懂人性,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进入股市。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自己的交易逻辑,听信各种小道消息,或者仅凭主观感觉进行买卖。买入之后听天由命,反正涨跌各50%概率。那么这种行为无异于赌博,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倾家荡产。这种给家庭和生活带来风险的行为,可以称之为不务正业。
如果一个人具备投资能力,深谙股票上涨的逻辑,有属于自己的交易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学习进化,并且能够持续稳定盈利。炒股就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投资行为。
毕竟,股票涨跌的背后都有它的内在逻辑,能看懂这个逻辑的人就能赚钱。
任何主力资金操作一只股票,都不能凭空赚钱。他们需要先把钱换成筹码,然后通过各种操盘手段让筹码涨价,而后在高位完成筹码派发,才能赚取差价实现盈利。
一名优秀的股票投资者,自然能看懂主力资金的操盘行为。准确分辨盘面中资金的吸筹手法和出货手法,从而选择“与庄共舞”。那么,这一部分人赚钱是很容易的,并且基本都能赚大钱。
只不过,人群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这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赋,还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积累。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炒股,确实很难成为正业。
证券业是国家法律法规认可并大力支持的行业,中央电视台,各级地方电视台,各大媒体,都有专门的财经频道。所以,炒股毫无疑问是正业。
当然,这并不能打消大众对炒股的偏见。
比如,有人说炒股是正业但不是实业。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是实业呢?不是实业有原罪吗?多年来人们也说互联网不是实业。互联网就不该存在吗?
况且,世界上做实业做得最好的那一批公司,大部分的共同归宿就是:上市发行股票。很多实体企业还会自豪地宣传,我们是大品牌,上市公司。你看,这不都在以此为荣吗
再比如,有人说股票投资者是好吃懒做,不想吃苦不想上班。事实上,如果真要把炒股这件事做好,可真不比上班轻松。需要看各种技术指标,做数据分析,盯盘复盘等等,至少我每天基本都要投入七八个小时在里面,有时候吃饭睡觉都在琢磨,甚至做梦都梦到股票。
我打过工,创过业,其间的各种辛酸苦辣均深有体会。但是,相比起来,我认为炒股的工作量只多不少。
当然,炒股对我而言还是相对轻松的,这源于我对炒股的热爱。好比我去踢一场足球,大汗淋漓气喘嘘嘘,但是感觉挺畅快的。
我们终其一生,不就是在寻找自己的热爱吗?如果这份热爱还能带来经济收益,那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
大家为什么对炒股有偏见呢?
其实并非大家不喜欢炒股,而是不喜欢亏损。毕竟,股市1赚2平7赔。也就是说,每10个人之中,大概比例是1个人赚钱,2个人保本,7个人亏损。
人类与生俱来对风险的厌恶,导致了人们对炒股的偏见。如果炒股能赚钱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大家对巴菲特有偏见吗?
显而易见,主要是炒股亏钱的人,以及不懂股票的人,他们认为炒股是不务正业。咱们这些赚钱的人可不这么认为。假如他们拥有跟我一样收益率,他们也会“不务正业”的。
如果炒股是不务正业,那么全球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面的很多人都是不务正业。他们不务正业的人生,可真让人向往。
炒股的风险真的很高吗?实际上,除非一辈子都老老实实打工攒钱。做投资通常都是伴随着一定风险的。开店做生意,难道不是 1赚2平7赔吗?自主创业,难道成功率能超过10%吗?
我非常庆幸在多年前加入了股民大军。
首先,因为性格原因,在生活中我不太热衷那些无用的社交行为,不喜欢阿谀奉承,不想处处看人脸色,也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去关注人情世故。做一名职业股票投资者,正好可以规避这些不喜欢的方方面面。
其次,股票市场涨跌浮沉,纷纷扰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人斩获巨利,有人折戟沉沙。与庄家博弈,追寻主力资金进场的蛛丝马迹,明察秋毫于风起之未。这一切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是一场智慧、经验与胆识的综合博弈。每日参与其中,其乐无穷。
鉴于以上原因,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炒股。爱得那么深,爱得那么认真,而且也没有听见它说不可能。
最后,咱们看一组数据,中国股民数量已超1.8亿。这在成年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充分说明了炒股在成人世界里是一种主流投资行为。
炒股的人生具有更大的风险吗?不炒股的人生才是更大的风险。咱们进入这个市场,就是为了成为赚钱的那10%
如果你喜欢投资,热衷炒股,咱们就是朋友。余生漫漫,咱们一起为了财务自由而努力。
赚自己的钱,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