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位于国家5A级景区虎头镇内,距离虎林中心城市65公里。博物馆采用地上展馆与历史遗址相通的建筑风格,于1999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是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专题型博物馆,其展示的侵华日军东北要塞一虎头要塞,国务院于2006年5月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自行炸殴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并布置假现场,声称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了沈阳的北大营,达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用四个月时间侵占了东北四省一区,分别为黑龙江、吉林、辽宁、承德热河和哈尔滨特别行政区,于1932年挟持溥仪夫妇来到沈阳建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先后推行武装移民和百万户移民政策,所谓的日本开拓团实际上就是日本迁往中国的移民,其目的是想要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东北的人口构成,侵占中国的土地,实现长期霸占东北的野心。
虎头要塞与其他要塞不同之处在于,虎头要塞是一个以重炮群为中心的大要塞,为了加强虎头要塞的攻击力量,日军将当时亚洲最大的巨炮,41cm榴弹炮于1942年从日本本土运到了虎头要塞进行了组装。炮身长13.445m,最大射程20km,弹头直径41cm,长1.2m,这门巨炮的炮弹头陈列于博物馆内,是国家二级文物。这门巨炮是日本军方在1926年以试验为目的而研制的,整个亚洲仅此一门。当时日军安置这门巨炮主要是为了在开战期间炸毁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伊曼铁桥和给火车加水的拉佐水塔,以达到切断苏军的交通运输设施和给水设施的目的。
虎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苏联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军事要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中心点,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处用肉眼能看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地方,因此,日军在虎头修筑了庞大的地下工程。
虎头要塞遗址在虎头镇周边完达山的丘陵中,是日本关东军为了长期霸占中国,进攻苏联而秘密修建的边境军事要塞。虎头要塞始建于1934年,于1939年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945年前还在陆续的修建。
虎头要塞底下设施齐全,地下功能完备,结构复杂、设施齐全。地下设施现存遗迹有指挥所、发电所、弹药库、粮库、燃料库、兵营、将校间、医院、浴池、厕所等。
通往地面设有观测所、竖井、地堡、通风口,出入通道要隘处设有陷阱、射击口等作战设施。日军利用山地、丘陵、构筑成环绕山体的战斗掩体和交通壕沟通往各主要野战地,形成具有一定纵深的,便于平面主体发挥火力优势的地面工事,并通过出入口、观测所、射击孔及通讯联络设施将地下地上的军事设施连成整体。
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花费数亿巨资,征用数十万劳工修筑的庞大军事工程。在修筑要塞期间,无数的中国劳工遭到残酷奴役和杀害。修筑要塞的这些劳工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骗招,二是强征,三是从战场上抓来的战俘,要塞机密部分的修筑主要是由战俘来完成。
日军把他们的有眼眉刮掉作为劳工的标记,劳工所居住的工棚是由一层席子搭的马架子,一个工都能住200多人,像这样的工棚虎东山有18处,在零下30℃的冬天许多劳工群被冻死。
每天工棚子里如同冰窖,冻的劳工无法栖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下,劳工只能用水泥袋子裹在身上充当衣服御寒。劳工的伙食一般为粗制的高梁米或玉米面粥、橡子面,且数量不足,劳工们饥饿难耐,不得不吃野菜甚至偷喂马的豆饼吃。
当虎头要塞大致完工后,日军无情的将修筑虎头要塞的中国劳工集体屠杀。昭和18年也就是1943年,要塞修筑大致完工,日军举行庆功会,将劳工聚集在猛虎山的一块洼地,用酒肴诱骗他们犒劳他们,宴会正进行到高潮时突然重机枪喷出火舌,中国劳工血流成河,尸体遍野。事后日军为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这块洼地填平。
还有很多丧失劳动力的劳工被送到哈尔滨的日本731部队进行活体细菌试验。虎头要塞夺取了大约数十万劳工的性命。他们其中的一些劳工是苏联谍报人员,正是他们提供了有利的情报才使后来苏军进攻虎头要塞时大大缩短了战斗时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盘踞在虎头要塞的日军不相信这一消息,仍然凭借着坚固的地下工事继续负隅顽抗,使二战结束时间整整延迟了11天,直至8月26日才结束。战后,虎头镇被历史学家和二战研究者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