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们会推出一系列小文,带你瞅瞅我们生活中的看着习以为常、实则有许多门道的设计心理。
今天,我们首先来看看我们生活中那些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你与他的距离”。
饭后,你和家人出门溜达去了。路上,遇到了邻居雷雷,你们停在路边,闲聊的了几句。你有没有留意过,这个时候,你们之间下意识地保持着的距离是多少?
这个就是我们的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就是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你看到两个人的社交距离,你也就大概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了。
比如,亲密恋人待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距离通常会在0-0.45m之间。所以,当你走在路上,看到对面走过来一男一女,你只稍稍看一下,他俩之间走路时保持的距离,你就大概可以知道他们是啥关系了。因此,这个距离也叫亲密距离。我们平常在公园小径边上的凳子,设计的是足够三个人坐的,但一般情侣坐的话。就通常只会占据了它一半的位置,就是因为他们把亲密距离拉近了。
比亲密距离远一点儿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个人距离了,它一般会保持在0.45-1.30m之间。这是我们与亲近的朋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比如,我们家庭餐桌上的坐位就是这个距离。
再往外扩大一点儿的,就是我们的社会距离,一个介于1.30-3.75m之间的距离。这是一般朋友、熟人、邻居、同事之间的日常交谈距离。比如,由咖啡桌和扶手椅布置而成的空间,就是这种社会距离。所以,也就是你溜达时停下来和邻居闲聊时的距离。你下次再留意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而大于3.75M之外的距离,就进入了公共距离了。这常见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时的情况,有时也是人们“我只看看,我不说话”的这种心态的表达。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下意识的距离感呢?除了一些外在的民族和文化的习惯以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的感觉,是来自于我们的器官。
我们的有两类知觉型器官:距离型感受器官,包括眼、耳、鼻;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它们也是每个人管理自己的山头。
嗅觉:你与女神或者男神之间的距离,要小于1m,你才能感受到对方从头发、皮肤、衣服上散发出来的较弱的气息。当然了,浓烈的香水在2-3m内,你就可以先闻其味了。
听觉:这个比较强大,不是说可以耳听八方嘛。7m之内,你与人交谈那是没有问题的。在约35米的距离处,你还能够听见演讲,但当然不能愉快地聊天了。所以呀,我们的剧场舞台最大距离就是30-35米。否则,超过这个距离,你就只听见天上飘来的丝丝声了。当大于1km以后,你就只能听到大炮声、喷气飞机声了。
视觉:视觉就更厉害咯。你听不到飞机,但依然能看到它;遥远的星星和月亮,你也能看到它。不过呢,在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也是有所限制的,虽然比嗅觉和听觉还是强了不少。
通常来说,社会性的视域是0-100m。当在0.5-1km之内时,我们还可以分辨出人群。而在约100m的地方,是我们能够看清楚一个人的距离了。所以,这也是我们的广场通常使用的最大距离啦。
还有,当你在海滩上的时候,人不太多时,你就可以留心一下,人群是不是按70-100m左右的距离自然分布的?因为在这个距离里面,你可以看清他们是人,却看不清他们在干什么。这也是一种对自我隐私空间的下意识选择。
再比如,我们球场里,最远的坐位是距离球场中心70m远的。因为超过了这个距离,你也就认不出是谁进球了。
再近一点,30m的时候,你就能看得出他的面部表情、发型、年纪啦;在20-25m的时候,你甚至可以开始看出他的表情和情绪了。
对啦,大于3.75m的时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已经属于社会的公共距离啦,你还记得么?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我们与人交往的距离是:
亲密距离是0-0.45m,
个人距离0.45-1.30m,
社会距离1.30-3.75m,
公共距离>3.75m;
它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距离感知,主要影响是:
0.5-3m的嗅觉力让决定了我们的交谈距离;
而听觉范围决定了我们7m以内的交谈,35m以内的演讲,1km以外的炮声;
视觉范围又决定了我们100m宽的广场,70m远的球场观众席,30m远的剧场观众席。
一切设计皆有理。现在你知道你和女神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多少了么?
....................................................................
本文属于:
21天X2小时日更创作《文鬼特训营》第1期
践行第16篇,用时3小时。
欢迎加入《1分钟写文者(星球)》特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