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追风筝的人》
刚看这本书时,我抱着很大的期待,因为当我看到书的介绍语是关于爱,关于人性的时候,我有了兴趣。
书里关于战争,关于种族,关于救赎…太多太多东西了,总结的说,它关于人性人性,人性当中最恶的部分,绝非善良,这个词离阿米尔(男主)偏差太多。
艺术来源于生活,之前在写《解忧杂货店》的时候我就提到过,或许这就是卡勒德·胡赛尼的生活经历,流离失所的生活。
对于阿富汗,我脑海中浮现的只有两个词:神秘和战乱。一个经常处在战乱当中的国家,使阿富汗人民流离失所的战乱是什么样的呢?我常在新闻上看到记者在采访阿富汗时拍下的画面,所有的画面都与我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偏差太多。
但我仍愿意相信电影中的阿富汗。
书中的阿米尔和哈桑一点也不像孩子,两个人的感情也是难以捉摸。阿米尔和哈桑之的感情绝不像普通朋友那么简单,也不像亲人朋友间那么纯粹,要究其所以也都是因为种族歧视。
哈桑从小生下来第一个会叫的是阿米尔的名字,可阿米尔生下来第一个会叫的是“爸爸”,这也就不难知道他们对于彼此的意义。
不怪阿米尔,他只有父亲,阿米尔对他充满依赖。而对于哈桑,他没有办法与当时社会划分等级的制度抗衡,不可避免。他也一样带着种族歧视看哈桑,哪怕他们是朋友,他没有对别人言语半分,告诉他们哈桑是他的朋友。从出生开始,他们所带的社会标签就不同, 阿米尔是普什图人,高高在上;哈桑是哈扎拉人,卑劣而低下。
无奈又无法做出改变。
书中的最突出的情节是哈桑为了帮阿米尔捡风筝时被强暴,而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选择沉默和逃避,宁愿受如此的欺负也要拿回风筝,真真的是应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中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彻彻底底的打动了我的心。当哈桑带阿米尔去找风筝时他说:如果你真的要求我啃烂泥,我发誓我会的。当阿米尔像哈桑扔石榴要求他还手的时候,哈桑将石榴在自己额头上砸碎,却问阿米尔:你满意了吗?
他们刚刚出现在书里的时候,情同手足。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充满力量,干净而持久。每当阿米尔受伤害的时候,哈桑总是冲出来保护他,是因为这是他做仆人的职责吗?分明不是,一定不是。
对于两个人的友谊来说,哈桑一辈子也未曾犯错,为什么他如此完美,因为他不去逃避。无论是试探、侮辱、还是死亡,他永远不会选择以最容易的方式去活,活得坚定和勇敢。
我中途没有办法理解阿米尔做的一切,不理解他对面对父亲时自己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受父亲的喜爱;也不理解他对哈桑态度的变化,时高时低。
可是当我看到他写下人生第一篇小说的时候,第一个拿去给他父亲看的时候,我突然心疼起他。阿米尔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所以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依恋,可是父亲对他的一切都不满,我想这才是导致他性格懦弱的原因。
因为他从未被父亲保护过,他学不会保护自己,母亲不在身边,没有人告诉他,他不懂如何爱,如何表达,如何保护自己,所以他才拼命的想要引起关注。
我最敬佩的是阿米尔的父亲,他说:“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我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中我们有着自己的家庭属性,我们可以扮演父母,扮演孩子。如果我们被伤害,同时也就让我们的孩子,父母被伤害,这种伤害无法比拟,没办法衡量。
我觉得不应该说被剥夺为人父母的权利,而是被剥夺了爱的权利,我们爱着父母,爱着子女,也一样被爱着。这些无关于权利,我失去了我的亲人,会让我失去爱的权利,爱父母的权利,享受一份亲情的权利。
尽管他只是想要论述权利的问题,但对于我来说这些都不是权利,都源于爱。
抛开特殊的家庭关系,说到社会关系,关于权利。“说谎时,偷走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诈骗时,偷走了公平的权利。”权利就像是我们平常吃饭时拿的筷子,如果我们有筷子时,我们可以正常的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可当我们没有筷子的时候,我们如果选择继续吃饭,会显得狼狈不堪。
我想起柴静的《看见》里写的一句话,是在采访郝劲松的时候说的:今天你可以失去他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就会失去他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土地,房屋。
为此我又去翻看了之前的书,我在想:所谓的权利,真的如此重要吗?
我在南京的时候买过陈丹青的一本书《谈话的泥沼》,追回究底都是因为在书里看到他对人们屈服的无奈,因为那句“我现在随便到马路上拉一个人来,你见到这个人就知道他认了,从很深处认了”。
我之前不懂这句话,后来明白了:当你从马路上拉住一个人,而他不再质疑,不再失望,不再反抗的时候,就是认了,无奈的屈从而服从强大的力量而同情弱小。
就好像我们去餐厅吃饭:我们对服务不满意,但我们只是与朋友三言两语;餐厅的食物有问题,我们只会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会光顾这家让人拉了一天肚子的餐厅;餐厅的价格不合理,我们只会抱怨这家餐厅的价格过于昂贵,但又对自己刚刚发在朋友圈里昂贵的食物感到满意。
我们在让,总是抱怨社会发展成了什么样,实则是我们自己造成了社会什么样,我们放弃我们该维护的权利,该保护自己的权利。
是的,我们都认了。
刚刚说起家庭、父母,我在想:哈桑的父亲阿里知道自己孩子的遭遇时会是怎样的伤心与绝望?哈桑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父亲而活,是为了阿米尔真诚的活着。
尽管如此,阿米尔仍然无法背负内心的愧疚、折磨,他选择栽赃哈桑偷窃自己的手表来让他和阿里永远离开他的家,让自己不再饱受折磨。
最后阿米尔在自我救赎,他救了自己,也救了哈桑,更救了哈桑的孩子索拉博。书中的拉辛汗说过一句话:由恶行引发的善行才是救赎。
自我救赎,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承认自己的自私的一面,坦然面对过去,更需要从头来过的勇气。我们经过了多少时间的打磨,才会愿意丢掉自己得固执与自私,接受自己的遗憾与不完美。
当我看到哈桑的孩子索拉博被性虐待的时候,我真的像被撕扯一样,他经历着哈桑曾经经历的事情,生而为人,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就因为他们是哈扎拉人,因为种族歧视, 因为不被承认。
失望,绝望,无奈,挣扎。
我是在书店把最后的章节看完的,那句“由恶行引发的善行才是救赎”是真的打动了我。阿米尔一直都是善良的,所以他才会对过去看到哈桑被强暴自己没有站出来而愧疚多年,这不是他父亲为人的准则,也不应该是他待人的原则。
他在最后挣扎的时候说:我本该就是生性懦弱,这是我的天性啊…这是天性,但并非人性。你相信善,你就是善良的;你相信恶,你就是卑劣的。
我伤害过我的朋友,关于情感我确实愧疚,但我无心弥补。
因为我仍记得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无关于救赎、愧疚、弥补,就只是对最真诚纯粹的感情发出的感叹的而已。
关于阿米尔的父亲:
转自微博,第一次分享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