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朴实,即使真心实意去赞美一个人,也不会使用一些华丽的语言。对于那些德行好的,诸如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为人善良、具有悲悯情怀,一旦看见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总想伸手帮助一把......人们总会称之为“好人”,我文中的主人公周春梅,就是这样一个人。
至孝婆母不攀比
作为三十多年的邻居,我曾经亲眼看见她,为了妥善安置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母亲,几个哥哥家轮流电话做工作,苦口婆心,情到深处,声泪俱下。作为家中最小的老幺,竭尽全力为老母亲尽孝,并养老送终,本来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她对待多年卧床不起的婆婆的精心照顾,就是婆婆的两个女儿都自愧不如。婆婆也不是她一个儿媳妇。在婆婆生病后的最后几年,洗澡、梳头,换洗衣服,拆洗被褥,打扫房间,端屎倒尿,“哪个没有老去的一天呢。”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儿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何况她是儿媳妇。婆婆膝下四个儿子,她也是最小的儿媳妇,她从来不会攀比,几乎全部承揽了对于婆婆的照顾,直至安然离世。婆婆去世后,丈夫还有一个智障鳏夫的哥哥,被送到镇里的养老院,隔三岔五,她时常给智障哥哥送去水果、日用品以及换洗衣物,本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还以为这个鳏夫老人是她的亲哥哥,得知真相后深受感动。你猜她怎么回答:“本来大哥就够可怜的,他在这个世界上无儿无女,只有几个兄弟,平时都很忙,我再不去关心,他就一个亲人都看不到了。”
八一路上的义务快递员
因为生性善良,周春梅人缘关系特别好,在别人眼里好说话。居住在八一东路上的居民,不管谁家有快递,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微信截图,只要发给她,你忙你的,反正她在家带孙子的同时,总会抽出时间,很快把你的快递取回来。“白塔埠街道上就那几家快递公司,只要你说出哪家,我就知道。”平时说话也是快人快语,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她有一米六五的身高,走路挺起腰杆,就像春风里行走的一棵笔直的树干。时间长了,大家就有一种依赖感,人们习以为常与她的帮助,她也习以为常人们的求助。当你对她表达感谢时,“客气什么啊,又没耽搁我带孙子,谁个能不需要别人帮忙呢。”话语很朴素,朴素的无怨无悔,朴素的就像自己本来应该似得。
今年夏天,她在双拥路上给邻居取快递返回时,突然天空咔嚓一个响雷,随即一场暴雨从天而降,正在这个时候,从311省道走下公交车的一位老人,顿时特别无助,跑又跑不动,只好任凭雨水淋湿,好在是夏天,她驾驶自己带着遮阳棚的三轮车,路过这位老人的身边,赶紧把车子停下来,询问老人到哪里去,老人以为三轮车是专门带客的,连声摆手说,“我身上没钱,我没钱。”她连忙面带笑容地说,“我不要你的钱,看你这么大岁数了,这雨下的那么急,我帮你送去家,不然会生病的。”好在这位老人家就在镇驻地的后朱圩,她一直把老人送到家,感动的一家人千恩万谢。
最知心的姐妹
周春梅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她执念善良的修行,那可绝对不能拿初中生的水平来衡量。每次组织放生的群里,数她最活跃,寺庙敬香岂能少了她?多年无偿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每次都生怕落后。她的交际也非常广泛,广场舞更是领头人。当下的农村,40-50岁的女性,是比较活跃的人群。有人遭受家暴,想离婚的,向她倾诉,有人和婆婆搞不好关系的,向她倾诉,邻居之间有点矛盾的,也向她倾诉。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以自己平时不断学习与修行的一些知识,去一个个破解。其实她本身具有的正能量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几次聊天,倾诉的姐妹们,总感觉这个周春梅就是她们最知心的姐妹。她常常对一些身处逆境中的姐妹们说,不要把自己逼到绝境,不要把自己气到一身毛病,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不值一提,天大的事情,只要你顺其自然,到最后回头看看也不过如此。生活中,再小的事情,如果你无限放大,斤斤计较,早晚抑郁成疾。
远亲不如近邻
居住在八一东路上的邻居家,有个残疾女儿,生活不能自理,邻居夫妻有时候外出时,就把残疾女儿锁在屋里,钥匙当然会告诉她,一次两次,看到邻居中午没回来,她就把做好的午饭拿到邻居家,亲自喂给残疾女儿,几次过后,邻居特别不好意思麻烦她,再也不会告诉她钥匙收藏的位置,她知道后,再三责怪邻居:“麻烦我什么啊,我们家也要吃饭啊,我就不忍心看到你家女儿饿肚子。再说了,远亲还不如近邻呢。”
老人家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周春梅,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做的好事平凡而又普通,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吗?的确如此,可这样举手之劳的事情,她几十年如一日,在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弘扬孝亲敬老,帮助弱势群体和助残的当下,我们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周春梅这样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