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某天,闺蜜给我发来了一串语音,大意就是她家姑娘当着外人呲牙咧嘴的跟她叫板,她当时心情也不好,没控制住脾气不仅吼了娃,还揍了娃一巴掌。
然后一边给我控诉娃的各种气人行径,一边自责懊悔不该打孩子。
“是不该打,那就跟孩子道个歉吧!再表达下爱意,巩固下感情。”
孩子想要的是啥,无非就是一句“对不起”和一句“妈妈爱你”。
和闺蜜顺势聊起了这个话题——你是否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和“对不起”?
“我爱你”基本已经是习以为常的情感表达了,但是“对不起”却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可以自如对孩子说的。
一来许多大人的逻辑是这样的:你的生命是我给的,所以我有权管教你,你必须听我的,就因为我是你爸/我是你妈。
二来有些大人认为向孩子道歉“丢份儿”,碍于面子,即便知道自己错了,还是硬撑、扮强势。
的确,看看周围,想想自己,为人父母对孩子说“我爱你”容易,但说“我错了”、“对不起”却很难。
一般孩子道歉时:
妈妈道歉时:
对大部分的父母来说,我主动来找你就是给你道歉了。
记得看过一个特别搞笑的热搜话题#亚洲父母道歉指南#,内容只有简单两句话:
爸妈一般都怎么道歉
——“吃饭了。
还有网友吐槽说自家爹地妈咪的道歉方式:
“还有生活费吗?”
“都是你妈把你惯的。”
“你到底要怎样,难道还要我和你说‘对不起’嘛?”
跟孩子道歉,对大人来说,其实是道坎儿。
我们会考虑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作为家长的权威?而且通常我们也不会认为全是自己的错,最多,各占一半。(谁让他在这个时候惹我来着?)
孩子那么小,真的有道歉的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必要。
权威不是靠硬撑装出来的,好的父母权威是要靠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才可能建立。
想得到孩子的尊重,先要学会尊重孩子。
如果觉得他那么小,懂个啥?这已经是漠视孩子的感受了。所谓的言传身教,说白了就是不能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反而教孩子这样做,那你认为的权威真的还会存在吗?
影响孩子的是非观不说,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
孩子从来不是看我们在怎么说,而是在看我们怎么做,如果在道歉这件事上父母“双标”,那么孩子可能get到道歉的真谛吗?
有些“对不起”,并不是真正的道歉!
有的妈妈看到这里,可能会长舒一口气:还好我经常给孩子道歉。
但是,等一下,你确定那真的是道歉?
譬如以下这些:
“对不起宝贝,妈妈不该打你,但是这也是为了你好啊。”——给自己找借口
“对不起,这个时间点你必须睡觉了。”——建立规矩
“是妈妈做错了,如果你能像今天这样乖乖洗澡,你说妈妈还会对你发脾气吗?”——变相指责
“对不起,妈妈都道歉了,你就别哭了。”——简单应付,强求原谅
这都只是打着道歉幌子对无知小儿的再教育好吗?
真正的道歉,至少应该要这样
1、指出自己的错误行为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我们做错了什么,哪个行为是错误的。
没有借口,没有理由,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即使你的错误行为是因为孩子而引发的。
就比如,C爸值班的某天,我一人独挑大梁照顾家里的两个“小恶魔”。
晚上DD格外兴奋,晚上8点半才睡去,本就延误了我原计划的工作时间,我赶忙叫CC去洗漱,一心想争取在9点之前拿下CC,赶紧做自己的事。
可是这小猴子说:“妈妈,今天还没讲书呢。”
好吧,我火速的讲完两本书,说该刷牙睡觉了。
“妈妈,我还想吃点东西。”
“快睡觉了吃什么东西?”
“饿~”
“快快,快去吃~”
“妈妈,我这个拼图还没拼完,我再玩会儿拼图。”
眼看着9点已到,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我一着急,声音不自觉的提高了几度吼道:“你到底有完没完?赶紧收拾了去洗漱!上床睡觉!”
CC委屈的看着我:“妈妈,我不想睡觉,我一点也不困呢。”
我才意识到,我一心按照自己规划的时间执行,却打乱了CC原本的时间。
深呼一口气,我问自己,自己发火发的对吗?孩子有错吗?
显然没有。
我蹲下来,对CC说:“对不起,是妈妈不好,我想着让你快点睡,我好做自己的事,但其实现在不想睡不是你的问题,我不该凶你!”
——这样的道歉,传达给孩子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2、和孩子分享如何做来防止这件事情再次发生
“但是你也要体谅一下妈妈,好不好?”
如果接下来这样说,就又错了,道歉就道歉,记得后面不要跟“但!是!”
可以这样说:
“妈妈以后尽量不乱发脾气,努力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妈妈实在没有控制住,你也可以提醒妈妈,不如我们一起想一个咒语,只要你觉得妈妈是在乱发脾气的情况,你就可以说出这个咒语。”
——这样的道歉,传递给孩子的是错了没有关系,但犯错后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中吸取教训,争取下次不再犯。
3、请求孩子原谅,但不强求原则
然后为了修补关系,我们应该请求孩子原谅。
“CC,妈妈再陪你玩10分钟的拼图好不好,你能原谅妈妈吗?”
一般这个时候,孩子就已经原谅你了。
——这样的道歉也是传达给孩子愿意宽容他人,有一颗同理心。
但如果孩子还没有,依然哭闹或者是情绪不高,也不要强求原谅,否则就是:“我都道歉了,你还想怎样?”
那前面言传身教也就一秒泡了汤。
——这样的道歉传达给孩子的是对对方的控制,我都道歉了,你就应该原谅我,如果不原谅你就是一个小气鬼。
没有人规定道歉就一定会得到宽恕。
4、最后一定要记得说“我爱你”
最后,一定要抱抱孩子说“我爱你”。
——这样的道歉传达给孩子的就是不管你是否原谅,妈妈都是爱你的。
道完歉之后,可以进行再教育!
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但道歉的这个部分,请做足全套。
其实,道歉说来也挺简单的,只需要摘掉“完美父母”的帽子,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脱口而出,但是不要让道歉止于形式。
父母是孩子的模板,父母的“对不起”内含着无限的力量,会让孩子明白大人也会犯错误,而大人和孩子也是平等的,犯了错就需要有勇气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也需要宽容他人。
育儿的路途这么长,再有修养的父母也难免有失控的时候。当你为自己的失控后悔的时候,平息完怒气,别忘了给孩子道歉。
没有人规定,当了父母就不能发火。何况,教育本来就不可能是完美的,愤怒也必然是不可缺少的。
你只是需要一点,和解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