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本《认知升级》是关于人类的天赋固定思维和成长模式思维,这本是的作者尼斯贝特教授1962年毕业于位于波士顿的塔夫茨大学,196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情绪沙赫特理论的作者)。1971年开始执教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1992年成为密西根大学纽坎伯大学的讲座教授。
书中大致的内容是讲述了人的智力是靠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决定的 开篇讲了一个读书生涯,有一周没到学校上课,此后我学习算数就开始吃力起来。在接下来的小学生涯里,我的算术成绩再也没有好起来。父母很同情我,安慰我说,我们家的人数学都学得不太好。他们认为数学能力主要是靠遗传得来的,要么生来就有,要么生来就没有。我的父母恐怕并没有读过有关智力的心理学文献,但他们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
遗传学和神经系统科学近期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对教育干预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合力推翻了根深蒂固的智力遗传决定论的立场。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智力的环境可塑性非常强。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得非常聪明——无论我们是用智力测试还是别的标准来测量。一个人的智力,
一个要在正常范围内——90~109分,一个必须超出这个范围。智商超出正常范围的孩子可以是聪明(110~119分)、非常聪明(120分以上)、迟钝(80~89分)或非常迟钝(80分以下)。
据研究显示;75%的差异是由遗传变量造成的……25%是由环境差异造成的。可以说在智力方面遗传占有更大的优势。
孩子们在一个家庭长大,还是在另一个家庭长大,其个性和智力的发展不会有什么差别。——桑德拉·斯嘉(1992年)就在不久以前,研究智力的科学家多多少少达成了共识,即智力主要来自遗传。一些科学家至今仍然认为大约75%~85%的智力来自遗传,至少对于成年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生长在同一家庭中的孩子,其共同生活的环境带给他们的影响通常被视为微不足道,尤其是在孩子成年后,这一影响几乎为零。科学家常常相信,或至少从他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相信,遗传占据了决定性的重要地位,这意味着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些以提高智力为宗旨的社会计划注定是不会成功的。但是如今许多科学家认为智力的遗传度远远低于75%~85%。环境决定论的支持者估计智力的遗传度是0.50或者更低(不过,正如你随后将会看到的一样,事实上遗传度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小的差异)。我同意这些科学家的观点——事实上我怀疑遗传度可能比0.50还要低。
我在春天的时候读过一篇思维模式的理论,也是关于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成长的思维模式,
德韦克的理论说,人对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就是你认为学习不在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能学会。另一种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就是你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这个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了,很早之前就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中文版都至少有三个版本,最新的一版叫《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最后在讲一下查理斯于今天(美国时间5月19日)下午,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特为我的研究生导师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教授举行了退休仪式。来自世界各地的尼斯贝特教授的合作者、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今天欢聚在安阿伯(Ann Arbor),以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庆祝尼斯贝特的退休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