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苦不苦?经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孩子软软绵绵不敢上手到现在单手就能把孩子拎起走得飞起,500多天的日夜陪伴,我的姑娘们一点点长大了!自己也从懵懵懂懂的新手妈妈变得越来越淡定和从容。
作为妈妈,照顾孩子亲力亲为,中间要付出的心力,“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孩子说的不为过。辛苦不辛苦,取决于自己心里觉得值不值得。回顾跟孩子相处的日子,自己的收获大于付出。能够感同身受地陪伴孩子成长,我真的不觉得苦。
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自己也忙的无法顾及自己的形象,社交圈不断缩水。但是看到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值得了!
1. 满足孩子需求是自我修炼的过程。
孩子刚出生,就像一张白纸。她对世界的认知都来自父母。“苟不教,父之过”,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为人父母者,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地言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自我修炼。
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需要思虑周全。自己可以少吃点,少买两件新衣服,但是孩子不可以受冻挨饿。做父母,要有担当和责任感。
孩子生病不舒服,哭闹不休,做父母的要考虑合适的处理方式,是观察,还是去医院,是挂水还是吃药?怎么处理才会让孩子舒服点?半夜孩子难过睡不着,做父母的衣不解带,一宿一宿的抱着熬着。白天顶着熊猫眼照样打了鸡血的拼生活,也不在意。只要孩子活蹦乱跳,父母累点就累点吧。潜移默化中,自己承受能力得到提升。
2. 带孩子可以锻炼统筹能力。
带孩子,还要工作,做家务。精力和时间怎么分配管理?家里照顾孩子的人很多,怎么让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形成统一战线?避免照顾孩子家里搞的鸡飞狗跳的?这些都需要合理安排。
从刚开始照顾孩子,新手妈妈跟婆婆的育儿经碰撞,婆婆跟妈妈的心口不和到各自明白照顾孩子不易,互相体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从刚开始手忙脚乱,工作生活无法兼顾,到现在从容安排孩子的生活,自己坦然的去上班。从不相信老人照顾孩子能科学合理到宣传科学育儿,如何适度放手让老人帮忙。这一年多,自己跌跌撞撞摸索,所幸得到家人的认可和谅解,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3. 见证孩子成长变化给父母带来惊喜。
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们学会自己拿勺子,但是还不能准确的把米饭放到嘴巴,偏偏要自己能得不行,弄的身上到处都是,让人好气又好笑;能听得懂指令,父母端着辅食从厨房出来,娃娃们就知道自己往自己小凳子上跑去,一本正经端坐等着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捧腹;学习说话的时候,他们会故意对着妈妈叫奶奶,对着妈妈叫爷爷。明明知道谁是谁,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跟她们纠正了还笑嘻嘻的直乐呵。小姑娘们已经能自己翻书看,咿咿呀呀的模仿大人读书。认真的模样让人怀疑是不是家里要出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了?
4. 孩子渐渐懂事,可以体会父母的不容易。
昨天给老大喂辅食的时候,我自己蹲着都没有在意。我妈在旁边喂老二,妈妈见了跟老大开玩笑的说,你妈妈没有凳子坐,宝宝给妈妈拿凳子。嘴巴里还含着面条的老大听了似懂非懂。她眼神左右观望寻找着什么。这时,眼睛看到阳台落地窗那儿有个小塑料凳子。急着屁颠屁颠地站起来跑过去。抱着凳子往回跑的时候,自己不小心绊了一跤,哇地就哭出了声。我抓紧时间过去把孩子抱起来,心里又心疼又感动。
操劳了一天,我蹲在地上整理散落在鞋柜胖的鞋子,腰累的直不起来。宝宝跑过来要抱抱。我为难的挤出一点笑容,跟孩子开玩笑的说,“宝宝,妈妈今天抱不动了,宝宝给妈妈捶捶背吧。”老大像听懂了似的趴在我背上咯咯咯笑着。小手轻轻的拍打我的后背。说实在的,我真的不肯定孩子能不能听懂“累和捶背的关联”,但是,她们能看到父母的付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反馈给大人。父母的付出,能得到孩子一点体谅,不就够了吗?
小姑娘真的挺乖的。18个月的她们现在已经能理解大人特定情况下会做的反应。比如,拉了臭臭要洗屁屁。他能自己下意识地跑去拿尿不湿放在床上,把洗屁股的盆也拿过来,自己揪几张棉柔巾放在盆里。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老大喜欢自己拖鞋脱袜子,然后自己再尝试穿袜子穿鞋。平时最开心地游戏就是穿鞋了。真的很感慨孩子地学习模仿能力有多强。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懂得生活常识,学习一些自理的本领,作为这个引路人,陪伴的过程显得特别有意义。孩子虽然小,但是不是没心没肺的。跟大人朝夕相处的时间能感受到大人付出的多少和无条件的关爱。你做的,她们都看得到,也理解的了。
尽可能给孩子带来正面的管教,教授她们好的习惯和对世界的认知,是为人父母者,最基本的修养。
5. 最后想说的话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很庆幸自己能够同时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让自己享受到双倍的亲子成长的快乐。照顾教育孩子是一场回报最高的投资,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尽自己所能创造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奇迹。感受孩子成长,实现自我成长,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所以,庆幸自己能成为父母的身份吧, 带孩子不苦,时间回馈给你的会是芬芳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