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文/七个小老头

孤独至死方休,爱恨往往早衰。

十三岁受初中语文老师的影响,开始写日记,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渐渐成为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师姓王,教我们这届学生时,也刚刚大学毕业,年轻并且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上课也与传统的刻板模式不同,这让我觉得她与众不同。

很多时候她会把自己写的日记、文章,在课堂上分享给我们。我很喜欢她写的东西,还对她有些崇拜。

她第一次提出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上交,尽管不限字数,很多同学都是很不情愿。我记得当时她说:“如果你们能坚持写日记,并且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并且是受益无穷的”。

因为她的这句话,我一直记日记,从十三岁开始到二十多岁。起初时每天都会写,各种细碎的事情,心情,我每天都怀着一种期待和虔诚,来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但好像我一直都无法做到完完全全对自己坦诚,又或者太过谨慎小心。即使在写日记的时侯,也无法吐露自己正真的想法。我不会把秘密藏在那里,因为觉得只有心里才是最安全,任何人都不能窥探到的地方。我一直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形容自己的这一行为,直到现在我才把它归之为:安全感的缺失。

幼时总是对那些称自己没有安全感的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及其矫情,但其实不知这种行为一直在暗中伴随着我成长。只是那时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人人都以为我勤奋聪明,不用为未来担忧,我自己也一度以为,我会过上我想过的生活,即使不会轻轻松松,可也不用费劲力气。所以从不知焦虑苦恼为何物。

直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很多情况我都应付不了,真的像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而我,从来没想过我会是这样。

从前一直自以为比同龄人成熟,把世界看得更通透,道理也明白得更彻底,但是回过头看看过去的岁月,便发现其实自己才是最幼稚的那一个。翻看自己十几岁时的日记,我自己都想不通,在别人都无忧无虑的年纪,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七七八八无处安放的小情绪。

大概自那时起,就已经被这种情绪所纠缠,只是当时一门心思都在学业上,这种负面情绪只是我生活里很小的一部分。如今我放弃了要积极向上的心态,它便肆意在心里生长蔓延,占据我生活的绝大部分。以那种被称为“孤独”的东西而存在。

多数时候它隐藏的很好,只是会是不是突然跳脱出来,那一瞬间,短暂的一瞬间,我会觉得掉进了深渊。

去年冬天,早上六点下了火车,天还没有亮,我一个人拖着沉沉的行李箱,抬头是一轮孤寂的月,迎面而来的冷风打得我的手有一种疼的要掉了的感觉。我突然觉得那时的我特别可怜,很想哭。

那是我觉得我最孤独的时刻。那种情绪一瞬间到来,但又很快就消失。

我大多数时刻的孤独,都来自于我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还有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不作为”的厌弃。

这种情绪终究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再拥抱交谈多少次都无法缓解。可能它会自己慢慢淡化吧。

如果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没有人会觉得孤独,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黑夜里,没有人为我点一盏灯,那我就闭上眼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 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
    南一酒馆阅读 4,990评论 5 9
  •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诗人,和一首诗。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曾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伟...
    RainaLi_阅读 13,568评论 0 16
  • 豆瓣看到这个装逼的书名一下子就记住了昨天的作息时间是 3:40-6:00 15:00-22:00然后到现在一直醒着...
    眻纺纺阅读 3,671评论 1 4
  • 最蠢的是就是向你的同班同学诉说心中的委屈,秘密,在她的眼里你只是个比她垃圾的人只是几句同情你的话让你以为找到了依靠...
    利雅得阅读 1,639评论 0 1
  • 这次新疆之旅,其中一天的行程因为时间控制不好,火焰山的景点已关门,无法进去,晚上的烤全羊味道也很一般,价钱还...
    ivisliu阅读 1,51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