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初级十期 成长分享第96天 2018-09-15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因理解有误,话不投机,导致沟通不畅,不欢而散。
回来后,我反思自己的言行,为什么我的好心却得不到理解,还惹得他人生气呢?
生活中,夫妻、亲子、朋友等之间也常常因为彼此缺乏理解和信任,明明是善意的言行却被误解歪曲,导致关系紧张。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那么,怎样理解他人又被他人理解呢?
理解他人,首先要善于倾听。在交往中,倾听对方的谈话,对他的话题、内容、说话的姿态、表情、语气表现出兴趣,正确感知对方的基础。
其次要尊重对方,包括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对他人能力的尊重,对他人秘密的尊重。
再次是要共情,要换位思考,角色互换,把自己放在对方当时所处的情境中去体会对方,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感受他人的感受,深刻理解的他人。
被他人理解,首先要诚实待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让别人充分信任你。其次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让别人与你沟通感觉放松,有安全感。再次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受,让别人认可自己的言行和态度
“理解”是建立在与人互动过程中的体验,只有不断的与人沟通交流,才能不断提升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