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嘞——戗菜刀”随着这悠长吆喝声,余音袅袅,甚是好听!我走出家门,笑脸相迎。老人看上去很多岁了,个子很高,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头发已经银白了,满脸深深地褶子,农人惯有的酱黑色皮肤,穿着一件旧式的中山装,黑兰的颜色洗的泛白发黄,几乎看不出衣服原色,脚上穿着一双同样泛白的旧式解放鞋,嘴里叼着一根香烟,不时的“咳咳”两声。老人推着自行车,后面架着一个长条凳,有磨刀石,锤子,钢铲,水刷,水布,小壶,整个自行车被他挂的满满当当,老人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吆喝着。从我跟服行业打交道需要磨剪子起,这吆喝声也有10来年光景了吧,如今也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
这熟悉的吆喝声,每年都是在春播夏收后,农人清闲下来时才能听到。而今年听到比往年要迟很多,终于在这初秋的早晨又听到了这动人的吆喝。跟服装打交道好多年了,总是免不了要给顾客剪裤边,修改衣服,这都离不开一把好的剪刀,裁缝的剪刀和理发的剪刀这可都是吃饭的家伙,寻常人磨不得,若磨不好,一把好剪刀戗口了,是没办法可以修复好的。当剪刀口越来越钝,什么都绞不动时,也曾打听着想去找寻老人,只是怕路痴的我枉费时间和精力,也就一直这么将就着,抱怨着,却又无可奈何着。
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把剪刀和两把菜刀走上前。老人停了车子,熟练的把绑在车架上的板凳拿下来,一条长长的满是斑驳的板凳,一双同样满是斑驳粗糙的手。老人骑坐上面,熟练得拿着剪刀眯缝着眼睛看了看,用手在刃口轻轻的抹一下,随即拧开螺丝,把剪刀拆开。老人的磨刀石有好几块,当每次看到我提着缝纫的剪刀去磨时,老人总是会拿出那个表面光滑的磨刀石,用筷子上面绑着几根布条沾水磨,老人的身体有节奏的来回摇摆着,额前几许银白的头发耷拉着,看上去清瘦了些许。磨刀是一个细致耐心的活,心思粗糙之人是做不了的。而我认定磨剪刀的非此老人莫属,价格适宜,且非常好用耐用。
“磨刀霍霍向猪羊”想着很多年前人们每到年关总要宰杀猪羊,丰盛过大年,也不过就如此光景吧!只不过我想象的屠夫应该是赤膊上阵,袒胸露乳,满脸戾气之人。
看着老人埋头认真的磨着剪刀,搬来一条小凳跟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姓陈,高寿已经89岁了,祖辈是打铁出生的,居住城郊,现在一年四季只出来十来天,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顾客。年龄大了,子孙也都不给老人家出来找活做了。子孙辈都从商,而无一人学此手艺。以前谋生的手艺,随着时代进步,已渐消失了。
感谢老人有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是我心中怅然若失。我问老人,你还会再来吗?老人说,只要我能走的动,还能磨刀,就还会再来。多么淳朴的语言,我在内心感激着老人。
那些渐行渐远的匠人,补锅,箍桶,修伞,爆米花,磨剪子嘞——戗菜刀,这些悠扬动听的吆喝声已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前,耳畔,总有那么一天会销声匿迹……
时代在日新月异发展,一些传统的手艺也在逐渐消失,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回忆吧。
此时,我在心里期望,年年都能听到您那悠扬动听的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