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成为最重要、最期盼的节日。那时的市井商业还不似现在繁荣,买回来的年货大多都是原生态,鸡是带毛的,鱼是带鳞片的,花生瓜子都是生的,于是家家户户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忙碌。
即使在城市里,楼房也不多见,大家居住的一律是平房,平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烧火做饭用的是灶台,灶台上配一个中号的铁锅,铁锅用处多多,炖菜捞干饭都用它。
进入腊月后,买的花生瓜子有几十斤,然后去离家不远的河边装回来几袋沙子,用细萝筛出更细的沙子放入铁锅内,倒入带皮的花生,再撒一把粗盐翻炒,这样把花生炒熟,吃起来咸香脆。
除了吃好吃的,儿时过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放鞭炮了,腊七腊八是北方最冷的时节,跟随家里大人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去买鞭炮,冻得感觉耳朵都要掉了,但是心里美滋滋。
大地红、二踢脚与窜天猴都是儿时的最爱,买回来后,把1000响的大地红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鞭放进衣服兜里,再点上一支香,然后就在院内院外与小伙伴们玩疯了。